天气炎热、湿气横行,在难熬的三伏天中,是不是感觉整个人提不起精神,浑身不得劲,甚至焦躁、烦闷......那么,是时候来一杯灵芝养生茶了。
手捧一杯琥珀色的灵芝茶,茶中升腾着两千多年的养生智慧。从《列子·汤问》中“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到今日即开即泡、即冲即饮的便捷茶包,这种融合了灵芝与茶道的养生茶饮,正以全新的姿态唤醒古老“仙草”的生命力。当灵芝的微苦与菌香在杯中交融,一场跨越千年的康养行动正在我们舌尖悄然绽放。
一、千年智慧:灵芝康养的古今传承
在中华养生文化长河中,灵芝以既古老又全新的姿态回归到现代人的健康生活之中。
权威文献记载,最早可溯源至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药”。到现代科学反复验证得出灵芝无毒有效的结论,这是几千年来养生智慧的结晶。
唐代医家指出“灵芝常服久服不伤人,无毒副作用”。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系统总结了灵芝药性:“苦、平、无毒,益心气、入心充血、助心充脉、安神……利关节、活血、坚筋骨”。
清代《滇南本草》对灵芝的描述“服之轻身不老”、“力能安魂延年”,反映了古人对灵芝养生功效的深刻认知。
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灵芝具有增强免疫等“扶正固本”的特性,能让身体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想状态。
国际权威机构也给予认可——2000年美国出版的《美国草药药典和治疗概要》收载了全球10种重要中药或草药,灵芝便位列其中。
灵芝是少数一药成方的物质,既可单独成方又能广谱配伍。《中国药典》则明确记载灵芝无配伍禁忌,因此为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功效的述求,灵芝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以适应不同病证,并增强药物功效。
即将成熟的灵芝子实体
二、药食同源:灵芝新身份、好良方
灵芝的安全性与广泛适用性得到了古今验证。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并将其从“山林神草”归入“菜部”,强调其可食性,这一分类标志着灵芝从“仙药”回归日常药食体系。
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公告(2023年第9号)正式将灵芝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即“药食同源”目录,标志着灵芝“上药”合法的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自被列入《中国药典》起,到如今药食同源身份的确认,灵芝已融合了药品与食品的边界,成为连接治疗与预防、医学与养生的天然桥梁。
据《灵芝与健康》记载,古代医家开发了“灵芝西洋参三七方”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灵芝五味子茶方”用于肿瘤辅助治疗,“灵芝花粉降糖方”调理糖尿病等。还有大量的民间灵芝膳食饮,比如滋阴润肺的灵芝银耳汤,补气养血的灵芝黄芪鸡汤,养心安神的灵芝莲子鸡汤等。
灵芝茶可冲泡,也可煎煮,服用方便。在生活中可作日常养生茶饮;在接待中可当工作用茶,高端大气上档次。还可根据个人口味、养生述求不同,加入花、果等,形成独特的灵芝花茶、灵芝果茶,令人耳目一新。
新冠虽已远离,但各种病毒依层出不穷。在后疫情时代,一杯温润的灵芝茶,或许正是我们寻觅许久的养生良方。
灵芝茶,可冲泡,可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