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护士手记】伴着书香走过的护理时光

清晨六点,中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艾草的熏香与康复器械的运转声交织成独特的晨曲。我俯身为王先生调整下肢康复支具时,他因脑卒中后遗症而僵硬的脸庞竟牵动了一下——3个月了,这是我第一次捕捉到他近似微笑的表情。窗外的晨光透进来,仿佛也照亮了那些在书香浸润中走过的护理时光。

刚接触重症脑卒中患者时,面对吞咽障碍的复杂情况,我也曾手足无措。那本被我翻得卷了边的《神经康复护理学》,在无数个夜班时分成为我的依靠。书中详细的图解,让我一点点吃透了“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标准,掌握了从体位管理到喂食角度等关键技术。如今,这本带着折痕的书,也成了带教新护士时的“无声老师”。

临床实践总会带来新的思考。面对术后肿痛,西医护理指南中的冰敷疗法有时会让患者寒战不适。直到我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里读到“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的古训,才豁然开朗。中医“温通”的理念,启发了我们创新:将《理瀹骈文》中记载的活血化瘀方剂,通过中药溻渍配合红外线治疗效果令人欣喜,患者的肿胀消退明显加快。每每看到他们因此舒展的眉头,我对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的那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便有了更深的体悟。

中医典籍的智慧,常能为现代康复注入新的活力。李女士偏瘫后,西医康复效果进入了平台期。我翻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尝试为她进行雷火灸配合特定穴位按摩。当艾条在足三里穴腾起袅袅青烟,看着原本僵直的膝关节一点点松解,那份欣喜难以言表。如今,八段锦、中药溻渍等传统疗法已融入科室的常规护理方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路径,努力践行着“人人享受优质康复服务”的宗旨。

特鲁多医生的箴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我在《最好的告别》扉页上标记的金句。面对失语的张老师,语言沟通的障碍让我倍感无力。偶然间,《失语者》这本书给了我灵感。我开始尝试用画板交流,用熟悉的旋律唤醒他的记忆。当他颤抖的手指终于艰难地在画板上拼出“谢谢”两个字时,家属眼中闪烁的泪光让我确信:护理的温度,常常蕴藏在这些超越技术的人文关怀里。护理站里常备的《病隙笔记》,像是护士和患者共同的心灵驿站。曾经有一位年轻的脑梗死患者陷入抑郁,拒绝配合治疗。我将书中那句“命运不是用来打败的,而是用来相处的”,悄悄写在了这位患者的护理提示板上。几天后,他在康复训练时突然开口:“护士,能再给我看看那本书吗?”那一刻,书页翻动的声音,比任何药剂都更抚慰人心。

暮色渐沉,康复大厅里最后一位患者仍在护士的指导下练习站立。书架上那本《唤醒护理》,被夕阳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翻开扉页,我写下的“有时治愈,总是陪伴”依然清晰。当书中的智慧融入日常的步履,当仁爱之心照亮前行的方向,我们便不仅仅是生命的摆渡人,更是用专业与温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每一份对健康的期盼。每一次为患者翻开的书页,每一次轻声说出的“慢慢来”,都在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属于这份职业的温暖篇章。(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护士手记】伴着书香走过的护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