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一味生脉饮,气阴同补,保护心脏,适合3种心脏病: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病,且每次发病呈进行性加重。由于长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肺小动脉收缩,血液黏滞度增高,肺动脉压升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病死率达15%。

本病属中医学“肺胀”“喘证”“痰饮”等范畴,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气虚、阴虚、血瘀的病理变化贯穿其始终。如《灵枢·胀论》所云“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祛痰平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从微观角度对肺源性心脏病认识不断发展,其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日趋倾向于“瘀血”学说。因此,治疗时应该注重活血化瘀,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进而改善微循环,这样做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肺动脉高压,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循环。

药理研究表明,生脉饮由红参、麦冬、五味子制成, 具有益气养阴, 复脉固脱之功。人参“补五脏……止惊悸” (《神农本草经》) ,具有强心,抗缺氧,保护心肌,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的药理活性。麦冬“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 (《本草汇言》) ,能增加冠脉流量,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五味子“五味俱备,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 (《本草备要》) ,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有镇咳和祛痰的药理活性,故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直接治疗作用。

2、慢性心力衰竭: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CHF)属水肿、喘证、胸痹痹、心悸等范畴,主要由于心病日久,或先天不足、外邪入侵、情志内伤及年老体衰等,造成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血脉通行受阻,水湿、痰湿、瘀血等邪久留不祛,浊邪内生,气机升降失常,清浊升降失司,瘀阻心脉,水气凌心,发为本病,心气虚是心衰患者的本质,并贯穿疾病始终,阳虚、阴虚是兼证,在此基础上出现痰饮、瘀血;另外CHF患者大量长期使用利尿导易致阴虚或气阴两虚, 阴虚或气虚又导致瘀血水饮内停。生脉饮是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能。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有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营养卫之功能。《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其活性成分中,人参皂苷,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改善循环、促进物质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功效;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麦冬皂苷,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力,心脏泵功能,抗心律失常,耐缺氧等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作用,五味子素,具有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和糖原的生物合成等功效,生脉饮的功效是由这3种药物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共同体现出来的。现代实验表明这三种药物的组成具有强心、升压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心肌DNA,其强心效应可能是兴奋心肌β-受体,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心肌对氧和化学能量的消耗,使缺血心肌以最经济的方式作功,并抑制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改变心肌细胞膜对某些阳离子的主动运输,可使停搏心脏重新跳动,促进复苏。并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功能和心脏结构,具有抗心室重构的作用。

CHF为慢性进行性过程,需长期坚持服药来稳定病情控制症状,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配合生脉饮可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3、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病变发生在冠状动脉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心肌持续且严重的缺血,发生的部分心肌坏死,主要表现为大汗、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破坏其完整性,使心肌进一步损伤。在医院或药店常见的生脉饮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红参、麦冬。据相关研究,五味子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红参可使前列环素快速有效地合成,能够扩张血管,保护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不受损伤,保护线粒体不受损伤,可以使缺氧时的能量代谢得到改善,心输出量得到提高,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循环血管的阻力,减轻左心室的射血阻抗,阻止血栓素的生成;麦冬使心肌细胞膜与正性肌力作用相对稳定,消除氧自由基。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原则上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有着比较复杂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最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增加心脏的耐缺氧能力,使冠脉流量增加,调整心肌代谢,改善心肌缺血,能够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强心脏收缩功能,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增加排血量,预防再灌注损伤,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一味生脉饮,气阴同补,保护心脏,适合3种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