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大暑:暑气正盛,万物荣华,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唐代诗人杜甫用这两句诗,生动描绘出大暑时节,即便秋意已在暗中涌动,可荆楚大地依旧被酷热紧紧包裹,毫无秋凉的迹象 。当太阳运行至黄经 120°,大暑翩然而至,它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往往与 “中伏” 相伴,带来一年中最为炽热的时光 。此时,天地仿佛化作一座巨大的蒸笼,暑气肆意弥漫,世间万物却在这滚滚热浪中,蓬勃生长,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大暑,探索这个节气背后的自然奥秘与生活智慧 。

大暑来源:骄阳似火,万物生长

大暑,通常现身于每年的 7 月 22 日或 23 日 。元代文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阐释道:“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 直白地告诉我们,大暑就是一年里最热的时段 。此时,我国大江南北普遍被高温、高湿的 “桑拿天” 笼罩,气温频频冲破 35℃大关,部分地区甚至会飙升至 40℃以上 。在这般酷热的气候下,阳光炽热如焰,雨水充沛丰饶,农作物如同被注入了生长的 “加速剂”,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田间的作物贪婪地吮吸着水分,满心期待着秋日的成熟 。大自然毫不吝啬地挥洒着阳光与雨水,为万物的生长提供最为热烈的 “滋养” 。正如诗人所云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 大暑的炎热,是四季轮回中独特的存在,也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必要条件 。

大暑习俗:藏在热浪里的烟火气

晒伏姜

在我国诸多地区,大暑有着晒伏姜的传统习俗 。人们会在这一天,将生姜切成薄片,或是整颗埋进海盐之中,随后放置在烈日下晾晒 。经过大暑骄阳的持续暴晒,生姜的辛辣味道愈发浓郁 。等到了冬天,取出食用,据说具有驱寒暖胃的奇妙功效 。宋代诗人苏辙曾在诗中提及 “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压琼浆 。” 虽然这里说的是冬日饮酒,但人们在大暑晒伏姜,何尝不是用夏日的阳气,为冬日储备温暖,体现出古人 “冬病夏治” 的深邃智慧,将夏日的馈赠,巧妙留存,以备不时之需 。

喝伏茶

大暑时节,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喝伏茶的习俗 。伏茶并非特指某一种茶叶,而是由金银花、荷叶、夏枯草等多种中草药精心煮制而成的茶饮 。这些草药各自蕴含着清热解毒、消暑祛湿的功效,在炎热的大暑天饮用,再适宜不过 。邻里之间,常常会有人不辞辛劳,煮好伏茶,放置在路边或是村口,免费供过往行人饮用 。一杯杯伏茶,不仅能够驱散人们身上的暑气,更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温情,让这份传统习俗,满含人文关怀 。就像夏日里的一阵清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

送 “大暑船”

在浙江台州沿海地区,大暑送 “大暑船” 的习俗已延续数百年之久 。当地人精心打造一艘精致小船,船上满满当当地装载着各种祭品,而后由渔民们齐心协力,抬着 “大暑船” 巡游街市,最后郑重地将其送入大海 。据说,这样做能够送走暑气与灾祸,祈求平安与丰收 。整个过程庄重而热烈,吸引众多人参与其中 。这一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如同诗人笔下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 的祈愿,将对生活的期盼融入传统仪式,代代相传 。

大暑饮食:用美味驱散暑气

吃仙草

在广东、福建等地,大暑时节,吃仙草成为人们对抗炎热的 “秘密武器”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神奇植物 。将仙草的茎叶晒干后煮水,加入淀粉等物质,冷却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为晶莹剔透、口感爽滑的仙草冻 。正如诗句所云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 仙草冻的清爽口感,在炎热的大暑天,为人们带来丝丝凉意 。而且,仙草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暑降温的功效,吃一碗加了蜂蜜或糖水的仙草冻,暑气顿时消散,让人倍感舒畅 。

吃荔枝

福建莆田一带,流传着大暑吃荔枝的习俗,当地俗语说 “大暑吃荔枝,一颗赛人参” 。大暑时节,荔枝个个圆润饱满、个大味甜,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葡萄糖,营养丰富 。不过,荔枝性热,多吃容易上火 。当地人便巧妙地将荔枝浸在冷水中,或是用来酿酒,如此一来,既能品尝到荔枝的鲜美滋味,又能有效减少上火的风险 。这就好比古人在饮食中讲究 “中和” 之道,正如《黄帝内经》所言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注重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

喝绿豆汤

绿豆汤堪称大暑天里最常见、最受欢迎的消暑饮品之一 。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暑的卓越功效 。煮绿豆汤时,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煮出来的绿豆汤清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汤虽好,但体质虚寒的人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不适 。这也提醒我们,在饮食养生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体质差异,做到因人而异 。

大暑注意事项:安然度过 “上蒸下煮” 天

防暑降温

大暑作为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防暑降温无疑是重中之重 。在户外活动时,务必尽量避开正午前后的高温时段 。外出时,要做好周全的防晒措施,比如戴上遮阳帽、涂抹防晒霜、撑起遮阳伞等 。同时,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多喝白开水或淡盐水,为身体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切不可饮用过多冷饮,以免对肠胃造成强烈刺激 。一旦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及时就医 。正如古人所说 “善养生者,必知养气 。” 在炎热的大暑天,做好防暑降温,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养护 。

调节作息

大暑时节,白天漫长,夜晚短暂,人们极易感到疲劳 。因此,合理调节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 。可以适当安排午睡,午睡时间以 30 分钟到 1 小时为宜,这样能够有效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让精力得到快速恢复 。同时,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让身体在炎热的天气中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养 。就像遵循自然规律一样,顺应节气的变化,调整生活节奏,让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 。

呵护脾胃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难耐,人们往往贪恋冷饮、过度依赖空调,这些行为极易损伤脾胃 。所以,要格外注意呵护脾胃健康 。在饮食上,避免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汤面、蔬菜等 。此外,还要高度注意饮食卫生,坚决避免食用变质食物,以防引发肠胃疾病 。古人云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只有悉心呵护,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运转 。

大暑虽热,却也是万物生长最为繁茂的时节,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在这热情似火的节气里,让我们顺应时节的变化,从古人的诗词与传统习俗中汲取智慧,做好防暑降温,安然度过这个独特的节气 。愿你在大暑的滚滚热浪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清凉与宁静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大暑:暑气正盛,万物荣华,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