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嗯问: 年轻患者,主诉左侧阴囊,无压痛,无发热。临床疑诊睾丸炎。超声检查发现:右侧睾丸肿大,约7.1×3.8×4.1cm,内部强弱回声不均,可见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无回声。睾丸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这样的睾丸图像我从业多年来第一次见。非常的没有头绪,最后结论只描写了现象。以下是图片,这几张是手机照的,清晰度差一点。请问应该如何考虑?
华斌答:
首先我们要有能力分辨出这是睾丸内的一个占位性的包块,而不是睾丸弥漫性肿大。阴囊内较大的肿块儿,首先要确定它是不是来源于睾丸内的占位。如果是睾丸本身的较大占位,通常会把睾丸像新月形挤压在一侧。我们仔细观测上面图片就可以明确的发现被挤压到一侧的残留的睾丸组织(下图中的绿色部分)。这一现象也叫 抱球征。
下面我们要掌握一个基本的判断原则:阴囊内的包块,如果确认是起源于睾丸内的,要首先考虑是恶性肿瘤;如果确认肿块是睾丸外的,那要首先考虑是良性病变。根据统计,睾丸内包块,95%为恶性,睾丸外包块 ,几乎全是良性(大于百99%。)。
因此上面这个病例应该首先考虑是睾丸的恶性肿瘤。睾丸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1-2%,是青年男性中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95% 生殖细胞肿瘤,其余为支持细胞来源、淋巴瘤和转移瘤等。而生殖细胞肿瘤又包括精原细胞来源和非精原细胞来源,其中又有40%为混合性来源。由此推断上面这个肿瘤很有可能是生殖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包括混合性来源)。
睾丸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包括精原细胞来源肿瘤和非精原细胞来源肿瘤。其中精原细胞源肿瘤多为均一的低回声,非精原细胞源肿瘤多回声不均(常伴有出血、囊型变、钙化等)。因此进一步推断这个肿瘤很有可能是一个非精原细胞肿瘤来源的恶性肿瘤。
睾丸非精原细胞肿瘤中:
胚胎细胞癌 约占生殖细胞源肿瘤25%
畸胎瘤 约占生殖细胞源肿瘤25%,儿童成熟畸胎瘤多见,成人多为不成熟畸胎瘤。
绒癌 约占生殖细胞源肿瘤2%
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 40%
胚胎细胞癌和畸胎瘤混合最常见
上述这几种肿瘤中畸胎瘤最容易发生囊性变,胚胎细胞癌也常常发生囊性变。而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又占比最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胚胎细胞癌和畸胎瘤的混合。
根据概率推测:上面提供的这些病例是一个 睾丸的非精原细胞肿瘤来源的恶性肿瘤, 最有可能是一个不成熟畸胎瘤或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 大概率为胚胎细胞癌和畸胎瘤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