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道感染治疗的核心目标: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
1. 保持阴道酸碱平衡:
在正常的阴道环境中,益生菌(如乳酸杆菌)通过代谢糖原生成乳酸,维持阴道的pH值在3.8-4.5之间,这一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从而保护阴道免受感染。
2. 通过竞争性排斥和抑制有害菌:
益生菌通过附着在阴道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阻止有害菌附着和生长。同时,一些益生菌还会分泌抗菌物质(如过氧化氢、细菌素等),直接对抗有害菌。
3. 免疫调节作用:
益生菌能激活阴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系统,增强局部免疫防御能力。例如,它们能提高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生成,提升机体应对病原体入侵的能力。
4. 恢复健康菌群结构:
当阴道菌群失调(如细菌性阴道病或念珠菌感染)时,益生菌有助于恢复有益菌的主导地位,重建健康的菌群结构,维持阴道的生态平衡。
图片来自网络
二、哪些情况容易导致妇科炎症?
1. 性生活不当:
初次性生活过早、性伴侣较多、频繁性生活或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的女性,容易导致妇科炎症。
2. 性卫生差:
经期不注意卫生或性生活后未及时清洁,可能会引起阴道感染,严重时甚至导致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疾病。
3. 手术后感染:
人工流产、分娩、子宫颈治疗或其他妇科手术若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感染,影响健康。
4. 免疫力下降:
分娩、流产或手术后的女性由于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导致盆腔炎症扩散。
5. 与邻近器官的炎症相关:
如阑尾炎、子宫内膜炎等,可引发妇科问题。
6. 其他健康问题: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外阴阴道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因免疫力较弱,也容易遭受感染。
图片来自网络
三、判断炎症的依据——清洁度标准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隋龙教授指出,“生殖道感染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首要问题”。每年我国妇产科就诊人数高达4亿人次,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也居高不下,全球新发病例的1/3以上来自中国。
女性的阴道pH值通常在3.8左右,而性生活时pH值会升高,使得阴道内有益菌的生存环境变差,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即使没有性生活,女性也可能面临妇科问题。
妇科常规检查的第一项就是白带常规检查,而白带的“清洁度”是判断妇科健康的重要指标。清洁度等级越高,问题越严重。清洁度的评估标准是根据样本中有益菌与有害菌的比例来判断的。有益菌占比越高,健康状况越好;反之,有害菌占比越高,则健康状况较差。
图片来自网络
阴道平衡系统:
阴道内约有200多种微生物,其中80%是乳酸菌,剩余20%是其他菌群。阴道的pH值维持在3.8-4.5之间,这样的环境能确保菌群的健康平衡,防止病菌滋生。
这个平衡系统,是保护女性私密健康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