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是女性的一座生机勃勃充满神秘感的“微生态私密花园”。当致病菌破坏微生态平衡,导致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分泌物异常便如警报拉响!
它如同一个隐形的“敌人”,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甚至引发盆腔感染、不孕症等严重后果。
1
什么是阴道炎
是指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被打破,或者受到外界病原体入侵,从而引发的炎症反应。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共同维持着阴道的健康微生态环境。一旦自身抵抗力失调,致病菌化身“黑恶势力”就会引发阴道炎。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炎(BV)、需氧菌性阴道炎(AV)、滴虫阴道炎(T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等多种类型。
2
为什么会出现阴道炎?
1.自身免疫力低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免疫系统受影响,阴道内菌群失衡,有害菌繁殖引发炎症。
2.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用刺激性强的洗液冲洗阴道,破坏阴道酸碱平衡;不注意经期卫生,经期性生活等。
3.长期使用抗生素,抑制有益菌生长,孕期激素变化,阴道环境改变。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利于病菌生长。
3
阴道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细菌性阴道炎(BV):主要表现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鱼腥味(尤其性交后加重)。以阴道内正常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或消失,而以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增多为主导致的阴道感染。
2.需氧菌性阴道炎(AV):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呈黄色、外阴有烧灼感或刺痛感。主要是趁女性阴道内乳酸杆菌水平下降时发动“菌群叛乱”。
3.滴虫阴道炎(TV):主要表现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散发腐臭味,伴尿痛尿频。主要潜伏路径是性接触传播。如:公共浴池、马桶间接感染等。
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表现为豆腐渣样白带、外阴红肿如灼烧,夜间瘙痒加剧。其诱发因素为阴道长期潮湿环境(如:长期用护垫、穿紧身裤者)。
警报:若出现血性分泌物、下腹坠痛或发热,警惕感染已突破“防线”蔓延至盆腔!
4
如何重塑私密防线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清洗后内裤放于通风处晾干,不滥用不洁卫生纸,内裤与袜子不混洗。
2. 保持外阴清洁,患病期间用过的内裤、毛巾等要经过热水烫或煮沸消毒后,置于太阳下暴晒。在阴道炎治疗期间,避免同房。
3. 加强运动提高自我免疫力,合理放松,避免压力过大,抵抗力低下就易受到霉菌的侵犯。
4.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类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类、肉类;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油炸、油腻类等食物,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
5.正确清洁阴道:并非洗洗更健康,频繁阴道冲洗会改变阴道内微环境,不利于乳酸菌生长,一天清洗一次外阴即可。
6.注重性生活卫生,避免将病原体带入阴道,女性在经期要禁止性生活。避免多个性伴侣,从而增加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建议使用安全套,不仅可以避孕,还能减少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降低阴道炎的发生几率,如果一方患有阴道炎,性伴侣同治。
医生有话说:阴道炎虽常见,但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女性朋友们应摒弃“羞于就医”的心态,及时诊断、精准用药,同时从生活细节筑牢健康防线。
记住:阴道不是“无菌室”,维持微生态平衡才是抵御炎症的关键!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妇科:党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