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僵硬得像块钢板,腰背酸痛日夜不休,这可不是小事!在传统养生看来,这些日常折磨的背后,是脊柱失正、气血阻滞的信号。《黄帝内经》里讲:“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可惜大多数拉伸只顾缓解表面酸痛,却忽略了修复脊柱根基这一核心。今天,木子简单讲一个易行的动作:立脊合掌拉伸。别再让筋结缠身,学会从端正脊柱的源头入手,唤醒身体的自愈力。
一、立脊合掌,调动自身调节
何为立脊
关键点在于依照人体的中心支撑结构来进行操作,背部的主梁应当放置在躯干主要支柱所在的位置,当双脚与地面接触时,脊柱就会沿着垂直中线自然地向上延伸,直达头顶。养护百会穴根本是脊柱端正,这样体内气血运转也更顺畅,这种状态不是一直紧绷,而是内里舒缓,让外在看起来安定平和。
《上海针灸杂志》2020年第8期,120例患者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组加用坐姿脊柱中正训练,每日15分钟,持续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对照组80.0%),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改善幅度显著更高(P<0.05),且随访3个月复发率更低,事实证明柔和的侧向伸展配合脊柱中正调整,是恢复脊柱平衡的有效途径之一。
何为合掌
关键在于用手掌带动气血往内安定,手掌和心脏有联系,心脏掌控着血脉,掌心的劳宫穴可以聚集气血,合掌能让精神集中到掌心,把散乱的心气收拢起来。手心轻轻托举时带来的那种感觉,就是气血汇聚并滋养身体的过程,这是在为体内相对对立的力量朝协调融合的方向发展做准备,手掌向上托举,顺着气机升发的特性。
二、立脊开通道,合掌促循环
脊柱端正伸展,为气血运行开辟通畅之路,阳气本就朝上,无阻碍则天然生发,气血充满头部,产生明澈之气向下滋养,肩颈僵直被明澈之气自然取代,双掌抬起,带动气血沿脊柱温和流动,手心与头顶相互呼应,呈现上下贯通之态,此乃适应自然节律之根本,身体处于中正状态时,便会与外界协调回应,气血得以流遍全身。
2023年第5期华南理工大学李义凯团队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发表的最新数据,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结合侧向稳定性练习(含改良侧屈动作)治疗慢性腰痛患者,6周后实验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达 51.3%。比如说脊柱伸展、卷曲这类慢慢向前弯曲然后配合伸展交替进行的动作,经实际观察得知,能够显著增大腰椎的活动范围,其核心原理就是借助温和且反复的心脊柱拉伸运动,就如同竖脊发力一样,促使气血得以流通,进而让筋骨的柔韧性得到改善。
侧弯这个动作,可以助力气血顺畅!当身子处于立脊合掌的松活状态的时候,像侧弯这么个动作,就把腰腹当作核心起始点,带动全身气血理顺开来。
四、锻炼方法
站或坐脊柱挺直,双掌并拢上伸至头顶稍停留,身躯左侧弯十五秒,回正,再右侧弯十五秒,回正,左右交替一回为一次,做四次,早晚各练一组。
锻炼完之后,呼吸渐渐变得平稳且均匀了,身体慢慢有了温暖的感觉,气血也开始活跃起来,气道畅通而且排气增多是正常的情况,大概一周左右肩颈腰背的酸痛就能减轻一些。
木子提醒:腰椎间盘、骨质疏松、扭伤、高血压,孕妇及经期不适合。
坚持这一动作,肩颈腰背的僵硬疼痛将悄然化散,正气却日益稳固,气血奔涌周身,恢复身心的和谐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