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时节话养生丨小暑节气,晋中市中医院送你这份超实用的膳食指南!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时节,盛夏开始,多暑多湿,暑湿偏盛,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常常会出现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脘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但因气候炎热,耗能较大,又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因此小暑养生应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做到“少动多静”,尤其是老人与小孩,以及体质较弱的人,尽量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较凉爽的时候,适当进行小幅度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八段锦,散步,慢跑等。

膳食食谱推荐

传/统/二/十/四/节/气

小暑节气高温酷暑,湿度大,脾胃功能减弱,故饮食上不能贪凉,尤其是饭后吃冷饮特别 伤脾胃。小暑属长夏,水气上升,饮食宜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宜食用荷叶、扁豆、 薏仁等材料煲成的汤或者粥;多食西瓜,黄瓜,丝瓜等蔬菜和水果;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 可适量吃些藕,有利于除烦安眠。

01

凉拌银耳

【材料】

银耳、木耳、胡萝卜、香菜、蒜末、小米辣。

【做法】

银耳和木耳提前泡发,泡好的银耳焯水1分钟,木耳焯5分钟;西红柿切薄瓣,胡萝卜切菱形片备用;碗里放蒜末、小米辣、芝麻淋入热油,加生抽、香油、醋、盐、适量清水;把所有食材放入盆中,淋入料汁搅拌均匀即可。

【评价】

银耳:味甘,性平。归肺、胃、肾经。滋阴润燥,补益脏腑。

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润燥养阴。

胡萝卜:味甘,性平。归脾、胃、肺、肝经。滋肝明目,健脾和中。

蒜末: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行滞气,暖脾胃。

【功效】

清肺养血,润肠通便,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

【不适宜人群】

风寒咳嗽,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者少食。

02

蒜薹炒肉丝

【材料】

蒜薹、猪肉、红椒、姜丝、蒜末。

【做法】

新鲜猪肉切丝,加入姜丝、料酒、胡椒粉、酱油、蚝油、淀粉、食用油抓拌均匀,腌5分钟;蒜薹切段焯水1分钟,捞出过凉水;起锅热油,倒入腌制的肉丝滑散,加蒜末、红椒炒香;倒入焯过水的蒜薹,加少许盐、生抽、蚝油,大火翻炒入味即可。

【评价】

蒜薹: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醒脾气,消谷食。

猪肉:味甘、咸,性平。归脾、胃、肾经。补肾滋阴,养血润燥。

姜丝: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散寒解表,温中止呕。

红椒:味辛,性热。归心、脾、胃经。镇痛解热,散寒除湿。

【功效】

滋养脾胃,强筋健骨,抗菌消炎。

【不适宜人群】

严重胃溃疡,肝功能受损,阴虚火旺者少食。

03

西芹炒黄豆

【材料】

黄豆、西芹。

【做法】

黄豆提前浸泡一晚,泡发后清洗干净沥干水分;芹菜摘掉叶子切段;起锅放入黄豆,加入足量清水和食盐,加盖焖煮2小时,煮至变软后捞出沥干水分;另起锅烧水,水开后加入食盐和食用油,放入芹菜焯水1分钟;起锅烧油,油热后放入芹菜和黄豆翻炒均匀,加少许食盐调味,翻炒至入味即可。

【评价】

西芹:味甘、辛,性凉。归肝、胃、肺经。清热平肝,利湿消肿。

黄豆:味甘,性平。归脾、大肠经。健脾宽中,润燥消水。

【功效】

促进消化,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

【不适宜人群】

胃寒腹泻,血压低,痛风,严重肝功能受损者少食。

04

茄汁玉子豆腐

【材料】

番茄、玉子豆腐、金针菇、葱花。

【做法】

番茄清洗干净,入锅煮1分钟,去掉外皮切成丁状;玉子豆腐切成厚块,金针菇去掉根部洗净;锅内加油预热,取一块玉子豆腐裹上粉放进锅内,煎到金黄后取出;锅内倒入番茄翻炒出汁水,放入生抽、蚝油、白糖、适量清水,放入金针菇,煮2分钟后,倒入玉子豆腐翻拌至均匀裹上茄汁,撒上葱花出锅即可。

【评价】

番茄:味甘、酸,性微寒。归肺、肝、胃经。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玉子豆腐:味甘,性凉。归脾、肾、大肠经。补脾和胃,泻火解毒。

金针菇:味甘,性凉。归脾、大肠经。利肝胆,益肠胃。

葱花: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健胃祛痰,通阳散寒。

【功效】

抗氧化,促消化,通气血。

【不适宜人群】

高尿酸血症,痛风,胃寒腹泻者少食。

05

莲藕糯米丸子

【材料】

糯米、猪肉、莲藕、花椒、葱姜蒜。

【做法】

糯米加水清洗干净,提前泡一夜;花椒加开水泡10分钟,激发出香味;猪肉打成肉馅,莲藕和胡萝卜打成颗粒;盆中放入肉馅,分几次倒入花椒水,朝一个方向搅打上劲,再加入胡萝卜、莲藕、葱姜蒜,加入盐、糖、生抽、老抽、鸡精,最后打入1个鸡蛋,搅拌均匀;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手上抹油防粘,取一团肉馅搓圆,滚上一圈糯米;上锅大火蒸40分钟,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

【评价】

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补中益气,调和脾胃。

猪肉:味甘、咸,性平。归脾、胃、肾经。补肾滋阴,养血润燥。

莲藕:味甘,性寒。归心、肝、肺经。清热生津,健脾养胃。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温中散寒,除湿止痒。

【功效】

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

【不适宜人群】

腹胀,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血糖高者少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时节话养生丨小暑节气,晋中市中医院送你这份超实用的膳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