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卵巢癌转移瘤的b超表现是什么?能看中医吗?

卵巢癌转移瘤的b超表现是什么?能看中医吗?卵巢癌转移瘤的B超表现具有显著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转移性卵巢肿瘤多发生在双侧卵巢,瘤体呈实质性结构。当瘤体中央出现坏死时,B超图像上会呈现不规则的液性暗区。部分患者由于癌细胞广泛转移至腹膜,引发腹膜增厚、大网膜呈饼状改变,进而形成腹水,此时B超可间接观察到盆腔内存在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部分囊肿内可见壁结节。此外,卵巢癌转移瘤患者还可能伴有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且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异常结构。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卵巢癌转移瘤属于“癥瘕”“积聚”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痰湿内阻、湿热郁毒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治疗卵巢癌转移瘤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节人体内环境,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中医治疗注重扶正祛邪的协同作用,采用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等治法,选用具有抗癌活性的中药复方。例如,以桃仁、赤芍、红花等药材配伍的方剂可改善肿瘤微循环,抑制癌细胞增殖;陈皮、山楂、佛手等组成的药组具有破痰理气功效,能缓解因肿瘤压迫引发的腹胀、腹痛等症状。通过长期服用中药,可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预防复发转移的目的。

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卵巢癌转移瘤具有三大核心优势。首先,中医治疗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从根本上改善肿瘤生存的微环境,这种整体调节作用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其次,中药治疗采用天然草本植物,副作用相对较小,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或无法耐受手术、放化疗的患者。第三,中医治疗强调“带瘤生存”理念,在控制肿瘤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因肿瘤压迫或转移引发的各种临床症状。

中医治疗癌症的疗效也受到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水平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卵巢癌真实案例分享:

吝宜秀,卵巢癌,2018年9月10日初诊

2012年时,患者有一段时间腹部特别的不舒服,说不上疼,也不痒,但就是难受。在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卵巢囊肿,随后不久手术切除,确诊卵巢癌。此后一直2014年6月,患者突然消瘤、吃不下饭,复查后显示“卵巢癌III期复发”。2014年7月手术,并在术后配合4周期化疗。此后一直定期复查,2015年、2016年均未见异常,2017年6月再次复发,侵犯回肠,脉管内见癌栓。2017年9月4日再次减灭术、肠切除术,和6期化疗,可2018年9月6日复查又发现了盆腔肿块,怀疑是淋巴结。为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8年9月10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问诊,服药后,感觉:“精神、体力均有好转”。觉得药效不错,便一路坚持。由于经历过两次复发,她十分注重医生的交代,医生说不能做什么,她就不做,医生说不能吃什么,她就不吃。近几年复查复诊一切稳定,到2021年5月17日复查报告显示病情稳定。2023年回访近况稳定。

临床实践表明,部分患者通过规范化的中医治疗,可实现肿瘤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的疗效。对于肿瘤复发程度较重的患者,中医治疗既能单独使用控制病情进展,也可与西医治疗手段协同增效。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核心思想,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环境,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的治疗目标。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抗癌机制的深入研究,中医治疗卵巢癌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正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卵巢癌转移瘤的b超表现是什么?能看中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