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小满一过,雨水也跟着多了起来。空气里湿漉漉的,整个人就像被裹在一层薄薄的雾气里,闷闷的,懒懒的,连吃饭都没什么胃口。这时候要是再贪凉,喝点冰饮料、吃点凉拌菜,脾胃可就遭罪了。
所以啊,小满之后,咱们得学会"以热制热",少吃寒凉,多喝点温补的汤水。今天要推荐的这碗赤小豆薏米汤,就是祛湿养脾的一把好手,喝下去浑身舒坦,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为什么小满后要喝这碗汤?
小满节气,天气湿热交加,湿气容易困在身体里,让人感觉疲惫、浮肿,甚至影响消化。这时候,赤小豆和薏米这对"祛湿黄金搭档"就该登场了。
赤小豆不是红豆,它比红豆更细长,颜色偏暗红,祛湿效果更好。中医里常说"赤小豆利水消肿",它能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悄悄赶走。薏米呢,更是老熟人了,健脾祛湿的一把好手,还能清热,特别适合闷热的天气。
这两样食材凑在一起,简直就是为小满后的天气量身定制的。煮出来的汤水清清淡淡,喝下去不会觉得腻,反而有种被温柔安抚的感觉。
一碗好汤,食材要选对
想要煮出一碗地道的赤小豆薏米汤,食材的选择很重要。
赤小豆要选颗粒饱满、颜色均匀的,别买成红豆了,红豆虽然也能吃,但祛湿效果差了点。薏米最好选炒过的,因为生薏米性偏寒,炒过之后更温和,对脾胃更友好。如果买不到炒薏米,自己在家用小火慢慢炒到微微发黄也行,香味会特别足。
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点辅料,比如茯苓、芡实,增强健脾的效果;或者放几颗红枣,汤会带点自然的甜味,喝起来更顺口。
做法超简单,厨房小白也能轻松搞定
这碗汤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不用守着锅看火候,也不用复杂的调味,丢进锅里煮就完事了。
食材准备:
赤小豆 50克
炒薏米 30克
清水 适量(喜欢喝汤的多加点)
冰糖或红糖 少许(可选)
做法步骤:
浸泡: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泡2小时,这样煮的时候更容易软烂,汤也更浓稠。如果没时间泡,直接煮也行,就是得多煮一会儿。
煮汤:把泡好的赤小豆和薏米放进锅里,加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到1小时。喜欢稠一点的可以少放水,喜欢喝汤的就多加点水。
调味:煮到豆子开花、薏米软糯,汤色微微泛红就可以关火了。如果喜欢甜味,可以加点冰糖或者红糖,但别太多,一点点提味就好。
煮好的汤,豆香混合着薏米的清香,喝一口,温温热热的,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特别舒服。夏天放凉了喝也行,但别冰镇,常温的状态就刚刚好。
喝对时间,效果翻倍
这碗汤虽然好,但也不是随便喝喝就完事的。想要祛湿养脾的效果更好,可以注意这几点:
早上喝:早晨是脾胃运转的时候,这时候喝一碗,能帮助身体更好地运化水湿。
别空腹喝:汤再好,也建议搭配点主食,比如馒头、面包,避免刺激肠胃。
坚持喝:祛湿不是一两天的事,每周喝个两三次,慢慢就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这碗汤,适合哪些人?
湿气重的人:总觉得身体沉沉的,容易浮肿,脸上油多,头发也容易油。
脾胃虚弱的人:吃点凉的就不舒服,消化不好,容易胀气。
夏天没胃口的人:天气一热就不想吃饭,喝点汤水反而更舒服。
当然,如果你本身体质偏寒,或者正在调理身体,可以加点生姜片一起煮,驱寒暖胃的效果会更好。
小贴士:这些误区要避开
别把赤小豆当红豆:红豆补血,赤小豆祛湿,功效不一样,别买错了。
薏米最好炒过:生薏米寒性重,炒过的更温和,尤其适合脾胃不好的人。
别煮太甜:糖太多反而会增加湿气,一点点调味就够了。
孕妇慎喝:薏米有滑利的作用,孕妇最好不要大量食用。
结语
小满之后,湿热渐重,这时候的饮食真的要讲究一点。少吃寒凉,多喝温补的汤水,身体才会更轻松。这碗赤小豆薏米汤,食材普通,做法简单,但效果却一点都不普通。
下次再觉得身体沉甸甸的时候,不妨煮上一锅,慢慢喝,让身体一点点找回轻盈的感觉。
你平时会煮哪些祛湿汤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独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