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东北抗日联军有多难?如果绝望有上限,他们的困难就是天花板

这些并非鬼故事,但东北抗日联军所经历的绝望程度,堪称地狱般的恐怖。环境上的绝望、精神上的折磨、物质上的匮乏——在东北战场上,绝望没有极限,黑暗没有尽头,残酷没有底线。东北抗日联军的艰难程度,不可言喻,甚至无法用任何词语来准确描述它的苦难。

首先,难度一:自张学良放弃东北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全面占领了这个广袤的土地。关东军是日本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强大,国民党几乎无法还手,连美国的珍珠港事件都让世界震动,堪称亚洲最强的陆军。与之相对的是杨靖宇将军所领导的抗日联军,那些无经验的散兵游勇,许多新兵甚至没摸过枪,武器装备极为简陋。面对如此强敌,联军的抗争简直是与死神搏斗。那么,如何去打这场仗?这分明是在送死!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提到杨靖宇将军,日本关东军却也不得不心生畏惧。在老岭隧道战役中,杨靖宇的队伍全歼了索景清的日伪联军;在大浦柴河战役中,抗联的表现更是让日军对其刮目相看,无法小觑。

接着,难度二:缺乏群众支持,也就意味着没有可靠的后方与资源援助。1932年,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使得他做出了几项关键的错误指示。其中,他指示各地党委“实施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坚决发动农民抗租、分粮、抗债,没收地主的收成与土地。这一命令,对于很多在东北艰苦生活的普通农民来说,无疑是个灾难。很多农民担心自己辛苦开荒的土地会被强行没收,这个错误的命令直接导致了农民对抗日联军的恐惧与排斥。再加上日本人实行了“归村并屯”政策,控制了粮食流通,抗日联军几乎没有粮食补给,许多战士饿着肚子与日军搏斗。

再来,困难三:极端恶劣的东北天气,令战斗更加难以为继。由于抗联没有根据地,缺乏物资和补给,东北严冬的冷冽气候让人无法忍受。杨靖宇将军率领的队伍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与日军作战,许多人由于没有衣物、食物和足够的保暖措施而在寒冷中冻死。没有根据地,意味着队伍无法得到补充,也使得人员不断牺牲,战斗变得越来越艰难。

困难四,最为绝望的一点是,抗日联军的孤立无援。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国民政府将东北抗日联军定性为“非法抗日”,甚至有时候与日军联手镇压抗联。许多抗联战士在与日本军队的搏斗中为国捐躯,但更多的战士死于国民党的背叛。国民政府不仅不给予支持,反而在背后捅刀,这无疑将抗日联军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极点。如果抗联想要撤回关内,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日本人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通过悬赏提供情报来勾结内部叛徒,甚至很多战士在遭遇巨大的心理压力后,开始泄露信息,这导致抗日联军的崩溃几近边缘。

例如,抗日联军的第一军参谋长安光勋被俘后,向日军投降,背叛了抗联,并建议日军抓捕抗联第一师师长程斌的母亲作为人质迫使他投降。程斌在得知母亲被挟持后,忍无可忍,带着一百多人投降了日军。安光勋的背叛,使得日军迅速摧毁了杨靖宇精心打造的70多个秘密营地,这些营地里存放着食物、药品和衣物,损失惨重。东北抗日联军的队伍本就由农民、工人、解散的东北军、土匪以及少数共产党员组成,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队伍内部出现不坚定者并不令人惊讶。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战八年,面临的困境几乎无法想象。

在杨靖宇将军的悲壮牺牲中,他的坚守成为最后的希望。当日军将杨靖宇杀害后,剖开他的肚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棉花——这些棉花是他从自己衣服上撕下来填进肚里的,因为五天没有进食。他在临终前掏出一些钱,请村民赵廷喜下山买些食物和棉鞋。赵廷喜劝他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回应:“老乡,咱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这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有些人可能会说,在如此绝望的情况下,投降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人类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然而,正是这种在极度困境中的坚守,让杨靖宇将军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英雄。他的执着、他的信念才是中华民族最后的希望。正是因为有无数像杨靖宇一样的英雄在绝望中坚守理想,坚持斗争,中华才没有灭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东北抗日联军有多难?如果绝望有上限,他们的困难就是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