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新冠又抬头,有患者反复感染病情加重?钟南山发声

中国疾控中心在58日发布了2025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331日至54日期间,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3.3%上升至6.3%。在414日至54日的三周内,新型冠状病毒超越鼻病毒,成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的首位病原体。

对此,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接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采访时表示,公众不用恐慌,但也还要足够重视,特别是65岁以上或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防护,一旦确诊应及早用药干预,避免进展成重症。

新冠阳性率升高

需重视但不用慌

“其实,从3月到5月,我国新冠病毒阳性率从6.5%上升至16.5%,在发热门诊和病毒感染人群中高居第一。”钟南山指出,这种上升趋势不仅在国内显现,在新加坡、巴西、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面临这种情况。总体而言,新冠已逐渐成为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

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形势会怎么变化?钟南山预测,目前仍处在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我们有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研判疫情形势,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流行,现在处于爬坡阶段,将逐步接近高峰。”钟南山说。

“在香港,83%以上的重症或死亡病例是65岁以上人群,且90%以上有合并症,比如肿瘤疾病、免疫低下或心脏病、肾脏病等。”钟南山提醒要注意这些明显特征,对于65岁以上或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一旦确诊应及早用药干预,避免进展成重症。

“我希望提醒大家重视,因为我们是有办法应对的。”他认为,尽管新冠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但也不用慌,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有患者反复感染病情加重

合理用药治疗很重要

“我上周查房遇到一个疑难病例:一位泛细支气管炎患者此前曾感染过一次新冠,近期又在外院被检出感染。他感觉自己症状与上次相似,未足够重视,没有及时治疗干预,导致病情明显加重才转院。”钟南山分析,其实像这种情况,如果确诊后及时用药,防止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预后会好很多。

“治疗流感有奥司他韦,治疗新冠我们也有药可用。特别是在48小时内服用,症状会有明显改善。”钟南山介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新冠治疗药物的研发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多个3CL靶点的新冠治疗药物,像先诺特韦阿泰特韦与国外的P药(Paxlovid)类似,在相关文献报道中显示出优于P药的疗效。而来瑞特韦作为国际首款小分子3CL靶向新冠治疗单药,其在3CL靶点上的停留时间更长,且无须联合使用利托那韦,从而降低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除了以3CL为靶点的药物,还有以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为靶点的药物,比如氘瑞米德韦。

“这些药物经过测试,对目前流行的病毒株都是有效的。”钟南山补充道,这些药物都是处方药,确诊新冠的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规范用药。

提醒:

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

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不少人觉得它毒性比以前降低很多,而且有自限性,不太在意。对此,钟南山提醒:如果出现症状并确诊了,一定不要拖延,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的65岁以上高危人群,48小时内及时用药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症状,迅速控制病情,降低病毒对身体的伤害,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另外,他建议这类高危人群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还是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针对5岁以下的婴幼儿,钟南山特别指出,目前新冠药物在该群体中的研究尚不充分,缺乏足够的安全性证据。他强调:“不能随意推断,认为5岁以上孩子使用,1的孩子便同样适用,目前并无相关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那么,5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该如何应对?“目前还是应加强护理和观察,进行基础治疗、支撑治疗。”钟南山透露,目前该团队正在积极研发新冠病毒抗体,希望以后能探索出更适合5岁以下孩子的有效治疗手段。

新冠并没有那么可怕

科学理性看待才是良方

  • 防护指南5步走

01 个人防护

在商场、地铁、医院等人多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隔绝病毒。

02 保持社交距离

少去人挤人的地方,外出时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03 通风换气

建议室内场所早晚各通风半小时,让病毒没地方藏身。

04 健康生活小习惯

  • 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 适度运动: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让身体活力满满。

  •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

05 健康监测

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就医。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新冠又抬头,有患者反复感染病情加重?钟南山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