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已经57岁,老公也有60岁了。回想起三年前,我们的儿子和儿媳妇举行的两场婚礼,那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婆婆。我的性格比较大方,因此与儿媳妇相处得十分融洽。在这几年里,我们从未因为琐事争吵过几次。事实上,儿媳妇生长于书香家庭,她的母亲是一位教师,而父亲则是某企业的小干部,他们夫妇都颇有修养,所以儿媳在他们的熏陶下也自然而然地具备了良好的素养。这让我这个婆婆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
作为一家历史博物馆的员工,儿媳妇的工作时间是标准的朝九晚五,工作轻松且双休日、法定假日一样不少。相比之下,我的儿子在一家信息公司工作,常常忙到很晚才回家,常常是高峰期甚至深夜才归,有时家门一开,已是完整版午夜。作为妻子的儿媳,无论儿子多晚回家,她都坚决不先吃饭,总是等儿子回来才开始用餐。我不禁询问:“这样何必呢?你也要上班,可以先吃的。”当时,她只是微微一笑,回复:“我不饿。”
有一次,吃完晚饭,我闲着无聊就去看儿媳,发现她竟然还没吃饭。此时已是八点多。我问:“你怎么还不吃?”她无奈地说:“您儿子今天又加班,估计要到11点才回来。”我劝她:“那你就先吃吧。”她却坚持说:“可不行,老公在外面辛苦,我不能让他回来时吃冷饭,尤其是没有人陪伴,他会难受的。”我心想,男人不会像我们女人那样心思细腻,我儿子绝对不会怪你的。如果他真这样想,那我也不想和他计较。儿媳妇却说:“谢谢您的好意,还是再等一会吧。”
这三年来,无论我儿子多晚回家,儿媳妇始终选择等候,吃饭后还会早早为他准备拖鞋和洗澡水。当地玩笑言辞:\"什么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唯有傻女人才会信奉这样的毒鸡汤。\"她显然不相信这样的传统观念。
我和老公结婚已超过三十年,纵然与儿媳相比,我感到自己感情的滋养显得乏善可陈。记得当年,老公为了家庭的幸福,曾在冰冷的桥洞里过夜,几天回一次家,而我并未体会到心痛。老公从不抱怨,常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你,看到你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如今,看着儿媳如此全心全意地照顾丈夫,我内心充满了失败感,似乎明白到,唯有夫妻互相关心、信赖,才构成了人生的真正完美。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会在头条上记录下这些感悟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