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青菜豆腐保平安”,豆腐口感鲜嫩又极富养生效果,几乎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备菜。
豆腐作为大豆制品之一,品种很多,相传豆腐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铁、钙、磷、镁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很受大家的喜爱。
一块豆腐营养高
中医里说豆腐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之效。现代营养学也认为,豆腐的营养价值堪比鱼肉!
降低冠心病风险
一项发表在杂志上的新研究表示:常吃豆腐,或可降低冠心病风险。
这项由中美学者联合发表的覆盖3个大规模队列的前瞻性研究提示,常吃豆腐等富含大豆异黄酮(一种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对冠心病有一定预防作用,特别是对年轻女士以及绝经后未补充激素的女士获益尤其明显。
促进脑部发育
豆腐中的大豆卵磷脂,是促进大脑和人体神经发育的重要物质,有助于增进智力发育,提高记忆力。
预防骨质疏松
豆腐在制作的时候会加入卤水,所以豆腐中的钙、镁含量比大豆要高,是补钙的佳品。研究表明,两小块豆腐(约200g),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需要量的80%以上。
对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乳,或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类的人而言,豆腐是很好的替代选择。
益寿延年
2025年4月,悉尼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在生命早期(5岁),多吃点动物蛋白和脂肪更有助于提高生存率。但是,在生命后期(60岁)则完全相反,多吃点植物蛋白(豆类、坚果和全谷物等)),少吃点脂肪,这样才最有助于延长寿命。豆腐就是植物蛋白的优质选择。
豆腐和它是天生一对
豆腐+鸡蛋:益气又补钙
现在老年人带孙也不易,多少都会有些气血不足的情况,食欲不佳、消化不良、面色发黄、手脚冰冷、衰老加速、免疫力差这些症状就都容易找上身来。
豆腐的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鸡蛋也是传统中医里,补血益气的的营养佳品。两者搭配,营养加倍。
鸡蛋豆腐
食材:豆腐1块,鸡蛋1个,葱、油、盐少许
做法:
1、把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盐和葱段打散;豆腐切片,浸泡在蛋液中腌制入味。
2、将裹满蛋液的豆腐片放到平底锅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豆腐+虾:增强免疫力
豆腐的蛋白质和钙含量很高,而虾也是一种高蛋白食物,约含20%的蛋白质。加在一起煮,就是“强强联合”,把蛋白质和钙补得足足的。
鲜虾豆腐羹
食材:大虾、嫩豆腐、胡萝卜、青菜、鸡蛋、生抽、淀粉、胡椒粉
做法:
1、起锅烧油,放大虾丁、胡萝卜丁,炒变色后放开水,放上嫩豆腐丁和青菜末。
2、放淀粉水,淋上鸡蛋液。
3、加胡椒粉、生抽调味,煮开后即可出锅 。
豆腐+海带:预防三高
海带煮豆腐被称为“长生不老的妙药”,每天早上喝一碗,暖胃又健康。
豆腐含有皂角甙,这种成分可有效防止能引起动脉硬化的氧化脂质产生。加上海带中的甘露醇、碘、钾、烟酸等物质协同作用,能更好地预防高血糖、动脉硬化等多种“富贵病”,维护心血管健康。
海带豆腐汤
食材:豆腐1块,海带50克,姜、虾米少量
做法:
1、将豆腐切成小四方块备用,海带洗干净切成条;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海带用大火煮至海带变软;
3、放入豆腐块和干虾米,加少量盐调味,煮沸约4分钟,加入姜丝,再煮上2分钟就可以了。
豆腐+鱼:补钙佳品
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钙食物,只要吃200克豆腐,就可以满足一日钙需要量的三分之一,比喝半斤奶还要多。
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豆腐炖鱼不仅味道鲜美,更是补钙健骨的绝配。
豆腐炖鱼
食材:一条草鱼,一块豆腐,葱姜食盐胡椒适量
做法:
1、在鱼背上打上十字花刀,轻抹适量的盐。将豆腐切成块,姜和大葱切成片备用。
2、锅烧热,放入适量的油,将鱼放入锅中,小火慢煎,煎至金黄后再翻面,再下入姜片和大葱段一起煎。
3、稍微煎一下后加入适量的开水,再加入豆腐块和一勺猪油,加盖煮十五分钟。
4、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等调味出锅。
三类人要少吃
豆腐虽好,也要注意食用量,不要贪多。
肾结石及肾功能障碍人群:对于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或因肾脏功能下降出现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过高情况,需要严格控制。另外,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草酸钙有关,需控制食用。
尿酸高或痛风人群:如果尿酸水平的确非常高,痛风情况十分严重,确实需要控制的摄入。
高血钾、高钙血人群:无论因病理原因还是药物作用导致的高血钾和高钙血症,都需严格控制。
注意:吃豆腐最好不要放茭白,可能会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