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纪实:葛均波院士:最佳的降血压方法不是运动与少油,而是这5点

当闹钟响起的那一刻,王先生习惯性地伸手去够床头柜上的降压药。这个持续了十多年的动作几乎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王先生对自己的高血压病情感到无奈。直到他在一次医学讲座上听到葛均波院士的观点,才彻底改变了他对高血压管理的认识。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无声杀手",中国目前有超过2.7亿高血压患者,且数量仍在不断攀升。令人担忧的是,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远远不够。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约为51.6%,治疗率约为45.8%,控制率仅为16.8%。这意味着许多患者尚未意识到自己已患上高血压,或者虽然知道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葛均波院士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对高血压管理有着独到见解。他强调,降血压不仅仅是运动和少油那么简单,更需要从五个关键方面综合入手。这些方法既有科学依据,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可行。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约1000万人死于高血压相关疾病。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正是因为它往往在患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发展,直到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肾衰竭等才引起重视。

葛均波院士指出,很多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要多运动、少吃油腻食物就能控制血压。虽然这些措施确实有益,但高血压的管理远比这复杂。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葛均波院士提出了五点关键策略。

第一点:科学用药,坚持长期规范服药。药物治疗仍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石。葛院士强调,许多患者对降压药存在恐惧和抵触心理,担心长期服药会对身体产生依赖或伤害。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现代降压药物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实。

研究表明,规范服用降压药可使中风风险降低约40%,心肌梗死风险降低约25%,心力衰竭风险降低约50%。关键在于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随意更换药物。即使血压暂时稳定,也应继续坚持用药,除非医生明确指导可以减量或停药。

第二点:自我监测,建立家庭血压监测习惯。医院测量的血压只是特定时刻的状态,而血压实际上会随时间、情绪和活动等因素波动。建立家庭血压监测习惯,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葛院士建议高血压患者配备家用电子血压计,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清晨起床后(排尿后,进食早餐前)和晚上睡前是测量的最佳时间。测量时应保持安静、放松,坐位休息5分钟后开始。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参考。这些数据对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白大衣性高血压"(在医院测量时血压升高,而在家中正常)或"隐匿性高血压"(在医院测量正常,而在家中升高)的情况,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年过花甲的张阿姨在葛院士的建议下开始每天测量血压并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她发现自己的血压在清晨特别高,而晚上则相对正常。医生根据这一发现调整了她的用药时间,使血压控制更加平稳。

第三点:盐分控制,降低钠摄入是关键。高盐饮食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中国居民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约为10克,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标准。过量的钠离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葛院士指出,降低盐分摄入是调控血压的最有效饮食措施之一。研究显示,将日均盐摄入量从10克降至5克,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5-7毫米汞柱。对于已患高血压的人群,这一降幅可能更为显著。

减盐并非简单地少放盐,还需警惕隐藏在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酱油、腌制品、方便面、饼干等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钠。葛院士建议使用低钠盐、增加香料和醋的使用来提升食物风味,逐渐让味蕾适应低盐饮食。

在实践中,许多患者反映刚开始实行低盐饮食时感觉食物淡而无味,但坚持2-3周后,味蕾会逐渐适应,甚至能品尝出食物本身的鲜味。

第四点:压力管理,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心理压力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抑郁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从而升高血压。

葛院士强调,压力管理应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包括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瑜伽、太极等。这些方法不仅能缓解即时压力,长期坚持还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优化血压调节机制。

一项涉及187名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表明,每天进行15分钟的冥想练习,持续8周后,平均收缩压降低了约8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了约4毫米汞柱。这一降幅相当于某些常用降压药物的效果。

李教授是一位退休大学教师,高血压困扰他多年。在葛院士建议下,他开始每天清晨练习太极,傍晚散步时进行正念冥想。三个月后,他的血压显著改善,降压药剂量也随之减少。

第五点:睡眠管理,保证充足优质睡眠。睡眠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却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血管紧张度上升,从而使血压升高。

葛院士指出,成年人应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睡眠质量而非仅仅是时长。良好的睡眠习惯包括固定的作息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和摄入咖啡因等刺激物。

对于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葛院士特别强调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研究显示,约50%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而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可使血压显著降低。

王大爷长期被高血压困扰,各种降压药效果均不理想。经详细检查后发现他患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过使用正压通气治疗设备改善睡眠后,他的血压很快得到了明显控制。

高血压的综合管理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葛均波院士强调,患者应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疾病管理,医生则需从单纯药物处方转向全面健康指导。

科学用药、自我监测、盐分控制、压力管理、睡眠管理,这五点构成了高血压管理的完整体系。葛院士提醒公众,高血压管理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需要持之以恒,终身坚持。

通过上述五点综合管理策略,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能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仅能降低血压数值,还能全面改善心血管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高血压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无声杀手",只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坚持不懈地实践,每个患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

Whelton PK, et al.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in Adults. Hypertension. 2018.

葛均波, 徐永健.心血管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He FJ, et al. Effect of longer-term modest salt reduc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Brook RD, et al. BeyondMedications and Diet: AlternativeApproaches to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201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纪实:葛均波院士:最佳的降血压方法不是运动与少油,而是这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