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已至,天气湿热交蒸,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多位专家围绕“防暑降温”“基孔肯雅热疫情”“暑期防溺水”等热点话题,为公众答疑解惑。
防中暑要做到“三主动”四注意”
高温天气下,外卖员、快递员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如何科学预防中暑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建议户外工作者做到三个主动:
一是主动防护,包括穿戴防晒装备,如防晒服、头盔遮阳帘、防晒面罩、太阳镜和防晒霜等。
二是主动休息,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增加休息的频率和时间,一定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三是主动补水,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这里面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提前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要少量多次,持续补充,不要一次性喝大量水。二是优先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淡盐水以及果汁等。三是最好喝常温或者微凉的水,这样容易吸收利用,不建议喝冰镇饮料,因为冰镇的饮料对胃肠道会产生刺激,不利于吸收。四是不要喝含有酒精和高糖的饮料,这样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先兆中暑的症状,要及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李树强表示,如果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还出现了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的情况,就要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并及时补液。 如果症状继续加重,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等。
段蕾蕾指出,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开展灭蚊行动,降低密度。建议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白天在外出的时候建议穿着浅色的长袖衣裤,如果有裸露的皮肤要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驱蚊产品来驱蚊,避免在树荫和草丛等蚊虫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家中要安装纱门和纱窗,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使用蚊帐,必要的时候要配合电蚊拍和蚊香液灭蚊。
段蕾蕾提醒,个人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的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健康人群没必要吃护肝药
暑热天气容易引起心烦意乱、烦躁易怒。很多人都说怒伤肝,那吃些“护肝”类药物是否 管用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指出,“护肝”类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医生处方中的具有明确药理学作用的药物,另一类是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非处方类的护肝类药物。但无论哪一类护肝药物,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所造成的肝脏损伤。
王琦表示,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包括肝脏在内的多个脏器的功能,甚至还会加重已经存在的肝脏疾病的进程。但千万不能把肝癌的发生简单归于熬夜,因为肝癌的发生是有明确的致病因素的,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脂肪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黄曲霉毒素的暴露等,这些才是肝癌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
王琦强调,公众还是要从改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入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肝脏,而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了护肝而使用护肝类药物。
家长是儿童防溺水的第一责任人
暑假期间,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河边游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溺水?段蕾蕾强调,家长的责任非常重要。她提醒,家长要带孩子去有资质的、有救生员的、可游泳的区域去游泳或玩水。在乘船或者参加漂流等水上娱乐项目时,要按要求全程正确地穿戴救生衣。还要告诫和教育孩子,不要独自或者擅自和其他人结伴去游泳或玩水,不要去没有保护措施和没有救生员的地方游泳。如沟渠、池塘、湖泊、水库、江河等地方。
段蕾蕾指出,家长还要掌握救援和心肺复苏的技能。此外,还要特别告诉孩子,在发现有溺水人员时,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安全,不可盲目地下水施救,应以呼救为主。
记者 || 董超
编辑 || 颜红波
校对 || 郑春华
审核 ||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