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
撰文 李原 田元元
插图 小徐
编辑 保健君
关于助听器如何选择,本刊上月发表了有几百块的,有几万元的,助听器究竟应该怎么选?一文,今天咱们再为大家解答关于调试养护助听器的问题——
问
听说配了助听器还需要多次调试,一般需要调几次?老年人适应助听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
选配助听器仅仅是老年性耳聋听力康复的开始,初次佩戴助听器也是需要一段适应过程的。
当我们听力正常时,听语言、辨音色和噪声环境下听取自己想听的声音内容很容易做到,因为人从一出生就在学习并使用这些能力。一旦听力出现下降,这些能力也会因听不到、听不全而下降,而且听力下降时间越长这些能力会越差。久而久之大脑也会受到影响,常见的有反应迟钝、短期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
所以,听力出现问题应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干预的时间越早,助听器适应起来就越快。
对于配戴助听器后需要调试的次数,每位患者有个体差异,在助听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听力变化或助听效果的变化,都要及时联系验配师给予解决,这样才能让助听器持续发挥最好的作用。
以下几点建议有助于平稳度过适应期。
01
按照验配师要求佩戴助听器,刚开始在安静环境下短时间佩戴助听器,适应家里环境的声音和家人说话的声音,慢慢能分辨出不同人或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包括不同的家人说话时的不同音色。
02
慢慢延长每日佩戴助听器的时间,等完全适应安静环境后,再佩戴助听器去嘈杂的环境中聆听,在此期间不建议频繁摘掉助听器,更不建议“有人说话时再戴”的做法,直到全天候佩戴助听器。
03
随时记录佩戴感受,如有听不到或听到不舒服的声音,建议记录下来,等复查时可以请验配师调试解决。
04
家属耐心支持提高患者信心,遇到患者听不清或容易混淆的词句时要耐心重复,切忌挖苦讽刺,最好记录下来让患者反复练习。听觉康复进步时及时鼓励,给予正面反馈。
05
按时复查,保持和验配师的联系,老年性耳聋其实是一种慢性病,专业的验配师会为每位患者建立慢病管理档案,定期复查听力,根据听觉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助听器内部参数,才能使每位患者保持最佳的聆听状态。
问
老人配戴助听器后效果还挺好,就是感觉平时的护理一直没理顺,如没电了、耳垢堵住了……各种问题有点困扰,可否介绍一下助听器护理有什么窍门?
答
首先助听器属于精密电子产品,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我们爱护,但也不是那么娇气。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患者问:“我自己不敢戴太深,怕把助听器弄坏了。” “我怕把它戴坏,平时都不敢用,只有来人时才戴。”诸如此类的想法都有些矫枉过正,我们按照以下小贴士来使用助听器,既不容易坏也能保持良好的佩戴效果。
01 防土防尘
助听器不佩戴时请把它放入专用的干燥盒中,这样可以避免尘土进入助听器导致进声孔麦克风损坏,也可以防止丢失。
02防潮防水
洗头、洗澡时摘下助听器;
避免湿手触碰助听器;
夏季炎热大量出汗时可勤擦汗水减少汗水腐蚀;
如助听器不小心进水应立即取出电池,寄厂家检测保养;
定期干燥助听器,助听器不佩戴时放入物理干燥盒干燥,电子干燥盒夏季两天使用一次,秋冬季一周使用一次。
03定期清洁
耳背式助听器定期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耳塞或耳模,晾干后再套上助听器使用;
耳道式助听器或RIC助听器定期更换耵聍挡板;
油性耵聍的患者可每天佩戴前轻拭外耳道多余油脂,延长耵聍挡板的更换周期;
每3~6个月联系验配师清洁保养助听器一次。
04防腐蚀
如助听器长时间不使用应取出电池,防止电池漏液腐蚀助听器。
问
助听器比较小,每次出门老人总是怕丢,也确实发生过几次,一次是挂在口罩上了,一次是掉在地上,所幸没丢。老人外出时怕丢就不戴助听器了,这样是不是对适应助听器不利呢?有没有什么防止助听器丢失的好办法?
答
我们来先介绍几个日常防止助听器丢失的方法,再重点介绍一下老年朋友担心的口罩和助听器“打架”的解决方法。
1
耳背式助听器在听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制作耳模来帮助固定助听器;
听力不允许的话可以使用固定环,如果还会担心助听器掉落,可单独配置一个耳背式助听器防丢绳,这样即使掉落,也只是挂在衣服上。
2
现在的助听器外观小巧,不使用时请放入专用的干燥盒或充电盒,这样使用时容易找到。
3
外出时尽量不要频繁摘戴助听器。佩戴好的助听器即使剧烈运动也不会掉下来,频繁摘戴反而容易丢失。患者若游泳,可以在出门前戴上助听器原装的收纳盒,在游泳前取下放入收纳盒,既防丢也防摔。
4
最后重点讲一下大家关心的摘口罩时碰掉助听器的问题。
患者可使用头戴式口罩或绑带式口罩,这样既不和助听器冲突也不勒耳朵,如果觉得还不放心怕丢,那就头戴式口罩结合助听器防丢绳同时使用,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专家简介
李原
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全科医学与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人工听觉分会常委。兼任《听力学与言语疾病杂志》《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及《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刊常务编委。
主要专业研究方向为耳科学,精于人工耳蜗微创植入和疑难植入手术、以及振动声桥、骨桥等中耳听觉植入手术,同时开展临床耳聋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并致力于耳聋、耳鸣的康复治疗。
田元元
听力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专业,获听力学学士学位。
从事助听器验配及人工耳蜗调试工作,先后赴日、美交流学习,擅长老年人及儿童的助听器验配调试、人工耳蜗调试及干预后家庭康复指导。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