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虽未结束,但我们仍需注重养生。此时推荐三款养生粥,助你安然度过这段炎热时光。
第一款是绿豆薏米粥。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薏米则可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将两者搭配煮粥,清爽可口,能有效去除体内湿气,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让你在伏天保持清爽。
第二款是山药红枣粥。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此粥香甜软糯,营养丰富,能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特别适合伏天里脾胃较弱的人群。
第三款是荷叶茯苓粥。荷叶能清暑利湿、升发清阳,茯苓则可健脾宁心、利水渗湿。二者煮粥,味道清淡,具有消暑祛湿、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于在伏天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让你精神焕发。让我们在伏天的尾巴,用这三款养生粥为身体注入一份清凉与健康吧。
伏天还没结束推荐3款养生粥
砂锅海虾粥
材料:新鲜海虾、大米、姜丝、芹菜粒、冬菇丝、炸蒜茸、炸方鱼、炸葱油、鱼露和天津冬菜。
做法:先制作配料,然后用砂锅明火煲出一锅白粥,待粥有胶质的时候,即已经七成熟的时候,放入海虾以及独特配料,再煲煮5-6分钟即可。
生滚咸肉粥
材料:梅柳肉、香菜、姜、粥底。
做法:新鲜梅柳肉腌制一晚后切丝,香菜切碎,姜切丝备用。粥底可以在前一晚上提前煮好,需不停地搅动粥水,明火煲上两小时而成。次日将粥底煮沸后,放入肉丝、姜丝和香菜末,在锅里搅拌一下关火。
菜干陈肾粥
材料:米、菜干、陈肾、瘦肉。
做法:瘦肉用盐腌制一晚后,洗净备用。将菜干放入水里浸泡,洗净去沙切段,陈肾洗净,备用。将米水按1:25的比例倒入锅里,放入菜干、陈肾,陈肾煲至发大且烂,捞出陈肾切薄片,再重新放入锅中。放入用手撕成丝的咸瘦肉,整个煲制过程大概需要1.5-2小时,最后用盐调味即可。
末伏如何养生
立秋刚过,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应该未“寒”绸缪,注意加强御寒锻炼,提高抗寒能力,以便在强冷空气和寒冬季节到来时也能够适应气候环境,避免由于气象原因诱发或加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气管炎、肺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病。
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徐医生说,立秋之后,要正确领会“薄衣御寒”,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尽量不要穿长袖,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
此外,民谚说“二八月,乱穿衣”,说的是穿衣感受。但是从保健意义上说,应该是“二月多穿衣,八月少穿衣”。不过,凡事都应有个限度,“薄衣御寒”也不能过头。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很低,仍然穿得很单薄,就没道理了。这时倒可以按照冬季的一些养生法则安排饮食起居,一味“秋冻”反而会致病。对于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薄衣御寒”更应该慎重一点。
立秋后天气温燥,尤其“秋老虎”的炎热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所以,徐医生建议,在情绪上尽量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精气神。
在锻炼方面,可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进行选择,如太极拳、慢跑、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它也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