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并非所有被称作骨质疏松的情况都属于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但并非所有的骨质疏松都被称为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说,骨质疏松是指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

然而,只有当骨密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达到特定的诊断标准时,才能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可能只是骨密度的轻微下降,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是骨质疏松的范畴。

一些因素,如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和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酸背痛、骨折等严重后果。

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的骨质疏松都是骨质疏松症,早期的骨密度变化也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定期的骨密度检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骨质疏松问题,以预防骨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就要补钙 患有骨质疏松症怎么办

   误区一:“骨质疏松”等同于“骨质疏松症”吗?

  专家介绍,“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一字之差,概念却是完全不同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有着骨密度数值标准:和年轻时达到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2.5个正常波动范围(标准差)才叫做骨质疏松症;低于正常值一个标准差以上但还没有达到2.5个标准差时,只能算是骨量减少。很多老人确实有骨质疏松,但严格来说是在骨量减少的范围内,如果没有发生过骨质疏松骨折,则还不能直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所以,提高骨质疏松的意识是对的,但也不必看到“骨质疏松”就草木皆兵,需要正规的骨密度检查才能确定。

  然而,是不是还没达到骨质疏松症就没事了呢?也不对。如果已经出现了骨量减少,并且具有身高降低超过3厘米,有骨折史,绝经过早,或者母亲亲属有过骨质疏松骨折的病史等,就是具有了危险因素,就需要开始骨质疏松症的规范治疗。

  误区二:治疗骨质疏松症就是吃钙片吗?

  骨组织是由骨细胞和基质组成,钙元素在其中确实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是说增加钙的摄取就能提高骨的强度,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富含钙的饮食、多晒太阳、负重行走、减少摄入烟酒咖啡等基础治疗措施;但对于治疗疾病来说,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正规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补充钙剂,第二类药物就是维生素D,尤其是活性维生素D。现在对维生素D的认识是它不仅是钙磷代谢的重要调节因素,而且对老人的神经肌肉协调非常重要。第三类药物就是对骨代谢的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具体来说,也就是抑制破骨或是促进成骨的药物。在临床上,主要是以阿仑膦酸、唑来膦酸等为代表的双膦酸类药物,降钙素,雌激素调节剂等抑制破骨药物以及甲状旁腺素片等成骨药物。这些药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起主要作用,一般都要长期使用,需要病人严格依照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并非所有被称作骨质疏松的情况都属于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