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防病的 10 个原则: 其一,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节律,以养肝气。其二,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 D 合成,增强免疫力。其三,春捂秋冻,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其四,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忌油腻辛辣。其五,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利于排毒。其六,运动适量,如散步、慢跑等,促进气血流通。其七,调节情绪,避免焦虑抑郁,保持心情舒畅。其八,按摩穴位,如足三里等,可健脾益胃。其九,注意保暖头部和脚部,防止感冒。其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遵循这些原则,能有效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春季常见疾病,让我们在美好的春季保持健康活力。
第一、养阳
俗话有:“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第二、养肝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春时节,专家指出,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起居、锻炼和情志四方面入手。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对于“吃肝补肝”的说法,中医专家表示,可以适量吃一些猪肝,但一定要保证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