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本抑末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经济政策,其中“本”指的是农业,“末”指的是工商业。这一政策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并抑制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这种政策的思想基础是认为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工商业则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和次要的。因此,政府采取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例如征收高额税赋、限制商业活动等。
重本抑末政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这种政策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如工商业发展受限、经济结构单一等。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兴起,这种政策逐渐受到质疑,并开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