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外面特别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原因很简单,问题往往出在家庭环境上。
如果孩子在家里表达意见时,经常遭到家长的打骂或否定,让他觉得自己的感受根本不重要,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不敢表达。
这种在家里长期被“打压”的孩子,身上会带着弱者的气场,在外面就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从外在表现看,他可能看起来很不自信,对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问什么,回答都是“你决定就行”这类话,这样的孩子就容易被他人欺负。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孩子在家表现得很霸道,但出门却胆小怯懦。
这是因为孩子很聪明,懂得看情况行事,他知道在家里家长好说话,就比较任性;可到了外面,发现其他人没那么好 “欺负”,就立马怂了。
孩子就像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反映出家长的教育方式。
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错。
其实,当孩子表现出问题时,可能孩子才是全家最正常的那个,真正的问题在于家长没有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
只有这样,孩子在外面才不会胆小怕事,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