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胆囊癌化疗需要穿刺吗,为何需要?

胆囊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往往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评估。穿刺活检,作为一种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的方法,在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化疗作为胆囊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应用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分期、身体状况以及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穿刺活检虽然可以提供关于肿瘤性质、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等关键信息,但这些信息更多地用于确诊胆囊癌以及指导手术或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的选择,而非直接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通过穿刺活检,医生可以从胆囊内的肿瘤区域取一块组织进行化验,从而明确肿瘤的性质、良恶性以及分化程度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确诊胆囊癌,还能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高度怀疑胆囊癌但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下,穿刺活检可以提供确凿的病理证据;在无法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患者中,穿刺活检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等密切相关。中医治疗胆囊癌不是仅仅针对局部的肿瘤病灶,而是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胆囊癌的目的。

中医在胆囊癌治疗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症状等进行个体化辨证论治。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症状:中医通过疏肝理气、利胆散结、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胆囊癌患者的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免疫力: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中药调理,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减轻化疗副作用:在胆囊癌的化疗过程中,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身体,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等,保护患者的身体机能。

化疗期间配合中医治疗有助于增效减毒,提高整体疗效;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也可以单独用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改善患者的预后。出身于中医世家,《袁世医方》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先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三联平衡”理论,帮助了一位又一位海内外肿瘤患者,且自2000年至2017年十余年间,先后举办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为其他正在努力奋战的患者增强抗癌信念,提高治癌信心,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胆囊癌真实案例分享:

周某某,胆囊癌,2016年10月5日,江阴人

2016年7月,周阿姨突然开始腹痛,送医后确诊胆囊癌,肿瘤侵及肝脏。医院随即安排手术,术后医生建议继续化疗,但家属考虑副作用过大,予以拒绝。主治大夫又建议“吃中药”,随即患者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2016年10月5日初诊,尽管已经做过手术两个月,周阿姨却依然非常虚弱,刀口处更是一阵一阵的疼。“身体虚、胃口差,走路还是我儿子和老公搀着我。”谁知慢慢在中医药的治疗下,身体逐渐恢复,“食欲增加了,有力了,还有一个就是她那个动手术的刀口,也好多了。”2017年12月18日,复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2021年3月15日,患者复诊表示已经正常上班2年余,除开重活不能干,基本没有异常。2023年希福医院回访近况稳定。

虽然胆囊癌化疗不需要直接进行穿刺活检,但穿刺活检在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中医在胆囊癌治疗中的特色与优势也不容忽视,它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胆囊癌化疗需要穿刺吗,为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