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彰显中国担当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卫生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人口老龄化、未知传染病风险等问题交织叠加。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中国始终以主动的姿态深化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合作,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襟怀勇立全球卫生治理潮头,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行动描绘世界卫生健康新图景,以东方智慧与中国方案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彰显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中国援外医疗历久弥新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长期无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派遣医疗队的国家。

自1963年起,中国先后向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累计诊治患者3亿人次;培养当地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填补受援国数千项技术空白,打造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科摩罗前外长阿明曾表示,平均每4个非洲人就有一人被中国医生救过命或治过病。

近年来,中国公共卫生援外重要性日益凸显,彰显出大国担当与全球卫生治理的战略价值。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中国立即决定全力援助非洲疫区国家抗击疫情。自2016年以来,中国派出专家组分赴安哥拉、马达加斯加、刚果(金)、乌干达等国家,助力防控黄热病、鼠疫、埃博拉等疫情。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累计向34个国家派出38个抗疫专家组,同时指导长期派驻在50多个国家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2025年3月,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随即启程赴缅协助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缅甸曼德勒省首席部长苗昂表示,中国防疫队是缅甸震后唯一抵达曼德勒省的国际卫生防疫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援外医疗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向南太平洋岛国、加勒比海地区的9个国家新增派了医疗队,年均服务受援国患者达数百万人次并逐年增加;积极创新合作模式,通过建立对口医院合作关系,为受援国引入数百项新技术,实现从“输血式”援助向“造血式”合作转变。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曾在非洲考察时遇到过中国援非医疗队,他表示,中国的医疗技术和经验可以很好地帮助邻国及其他国家,这一作用有时是独一无二的。

创新卫生合作步履不停

202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方愿同非方成立中非医院联盟,共建联合医学中心。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3个国家的48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共建26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临床带教等方式,为非洲各国培养医务人才超8万人次,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中几友好医院院长迪亚内表示,依托对口医院合作机制,该院医疗科研水平取得很大进步。

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小而美”义诊,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进程中,中国深知创新是推动合作发展的关键动力,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中构建长效机制,以“造血式”合作实现医疗技术的本土化扎根、优质医疗资源的持续共享、中医药跨越国界的文明互鉴。截至目前,已有万余名白内障、心脏病、唇腭裂患者在“小而美”的义诊中获得治疗;佛得角、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马拉维、马达加斯加、南苏丹等非洲国家在中国开展的妇幼健康项目中受益。中国援巴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项目专家组赴巴基斯坦为当地患儿实施免费手术后,巴基斯坦第一夫人阿西法·布托·扎尔达里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像中国一样无私地同巴方分享开创性医疗技术。从中国实施的“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中受益的吉尔吉斯斯坦患者纳伊姆激动地说:“是中国医生让我重见光明。”

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中心协调作用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自1972年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不断深化合作,改善中国和全球的卫生治理,共谋人类健康福祉。从引入联合化疗疗法治愈麻风病患者、建设爱婴医院推广母乳喂养到开展“传播促健康”倡导低盐饮食,世界卫生组织持续帮助中国应对健康挑战,促进人民健康;从《阿拉木图宣言》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到第九届全球健康大会提出“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中国经验不断丰富着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理念和工作方法。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历史性地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自2011年起,彭丽媛教授长期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

同时,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各技术领域扎实推进合作交流,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工作进展。2021年,中国成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2022年,中国疫苗生产监管体系再次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2022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合作战略(2022—2026)》,这为双方在卫生体系、基本卫生保健、疾病防控、传统医药等重点领域合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当新冠疫情袭来时,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提供现汇援助,协助在华采购个人防护用品和建立物资储备库,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我已经多次称赞中国,我还会继续这么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面对美国再次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明确表示,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业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只应加强、不应削弱。中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履行职责,深化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加强全球卫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未来,中国将继续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领导协调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世界卫生组织等的资金支持,共同推动区域和全球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各国卫生能力与人群健康水平。

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引领全球卫生治理

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始终以主动的姿态深度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多个国家在卫生应急、妇幼健康、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卫生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发起和参与中国—非洲国家、中国—阿拉伯国家、中国—东盟卫生合作等9个国际和区域卫生合作机制。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多边平台上,中国始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凝聚共识。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上,土耳其卫生部副部长苏阿伊普·比林西认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卫生健康合作对维持区域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塔吉克斯坦卫生与社会保障部部长阿卜杜勒佐达·贾莫利丁·阿卜杜勒说:“上海合作组织协调联合倡议并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使我们能借此进行紧急医疗系统的整合。”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征程上,中国始终是温暖的同行者、坚定的开拓者,将与各国一道,携手书写人类命运与共的卫生健康时代新篇。

文:健康报 记者 杨世嘉 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彰显中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