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很普遍的问题,骨质疏松的后果也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患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往往多是骨折后才就诊,因此被称为“沉默杀手”。幸运的是,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早期发现和适当治疗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展,预防骨折。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骨伤科王有雪医生,带大家共同了解这种“静悄悄”的疾病。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让我们的骨骼变得脆弱的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发生时,骨骼的内部结构变得脆弱,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导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
二、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骨质疏松呢?
1、早期多数无明显症状,容易疲劳、乏力,劳累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甚至无法负重。
2、骨痛-腰背部疼痛或者周身疼痛,以腰背部多见,占疼痛患者约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即可出现骨痛,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困难。
3、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时可有身高缩短或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4、骨折(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即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频率最高的部位是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发生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三、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
1、老年人、绝经后女性;
2、低体重者、有非暴力骨折史的人;
3、吸烟、酗酒、饮过多含咖啡因饮料的人;
4、体力活动少、日照减少、长期卧床的人;
5、曾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的类固醇激素的人;
6、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的人,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四、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补充钙和维生素D,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 D 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坚果等。成人每日建议钙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人群为1000-1200mg。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防治剂量可为800-1200IU/d。钙是骨骼的主要“建筑材料”,维生素D则像一个“搬运工”,帮助钙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2、适量运动,给骨骼做一场“健身操”。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骼密度。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多晒太阳,让骨骼享受“日光浴”。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通常每天在阳光下活动15至30分钟就可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进而帮助钙质吸收。
4、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