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全切吃中药有什么作用?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多样,其中膀胱全切术是针对晚期或复发性膀胱癌的重要根治性手段。然而,手术虽能切除癌变组织,但术后康复及预防复发仍需综合调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治疗在膀胱癌全切术后展现出独特优势,为患者康复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医认为,膀胱癌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亏虚、邪毒内蕴密切相关。膀胱全切术后,患者正气受损,气血阴阳失衡,此时运用中药治疗可发挥整体调理作用。中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内环境,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复发。例如,对于脾肾两虚型患者,常出现腰痛、腹胀、血尿、纳差等症状,采用四物汤合左归饮加减治疗,可补益脾肾,改善患者体质。
中药治疗膀胱癌全切术后患者的优势显著。其一,副作用小。相较于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中药多为天然植物药,对身体的损伤相对较小,患者的耐受性较好。许多患者在服用中药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手术和放化疗带来的身体不适,提高生活质量。其二,能有效缓解症状。膀胱癌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中药可通过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等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湿热下注型患者,出现小便不利、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用八正散加减治疗,可清热利湿,缓解症状。其三,预防复发转移。中医扶正祛邪的方法,可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通过长期服用中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使癌细胞难以再次生长和扩散。
在具体用药方面,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对于脾气虚弱型患者,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可益气健脾,改善肢体倦怠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状;对于阴虚内热型患者,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能滋阴清热,缓解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等症状。此外,还有一些通用的抗癌方剂,如龙葵、白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的方剂,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膀胱癌患者,具有清热解毒、抗癌消瘤的作用。
中医治疗癌症的疗效也受到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水平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由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创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坚持以中医肿瘤治疗为本,运用中医药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案例,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据临床观察,有些患者即便瘤体不能完全消除,也有机会带瘤生存,甚至正常生活、工作。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张金敏,女,膀胱癌,2019年4月15日初诊,洛阳人
2019年9月,患者小便,结果出来的都是鲜红的血,到医院做B超,自述:“一做b超,医生看出来像菜花形状,知道这种形状一般90%都不太好。然后做病检。”患者确诊膀胱癌,随即手术,术后进行膀胱灌注,难以承受。自述:“灌注了以后,一个小时不能上厕所。我膀胱灌注完了以后,20分钟都不到呀,都冒汗,憋不住想上厕所。上厕所,也没尿,等于灌注的那药会流出来,流出来不是没效果了嘛。20分钟没效果,没效果一次几百块钱,受那罪干啥呀!下来我都不去了。”2019年4月15日,患者经友人介绍就诊于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对症服用中药后,身上有劲了,能吃饭了,上七楼也没那么累了。连续服用三四个月中药后,开始春秋巩固用药,期间复查未见异常。2024年11月7日,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南阳站”公益活动,分享治疗经历。她如今在干家政工作,照顾一个脑梗的老人,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拖地辅导孩子,加起来一天要做6顿饭,忙得很。
膀胱癌全切术后患者服用中药,可借助中医整体调理、副作用小、改善症状、预防复发转移等优势,促进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