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阴雨连绵,空气湿度骤增,湿邪侵人体,容易导致鼻塞、流涕、困倦乏力等问题。中医认为,湿气困脾则水液代谢失调,湿聚成痰,上扰鼻窍,引发不适。此时,需通过饮食调理,健脾祛湿、宣肺通窍,推荐以下几款食疗方及养生建议,帮助你安稳度过夏季。
祛湿健脾
薏米赤小豆汤
材料:薏苡仁30g,赤小豆30g,陈皮3g。
做法:各材料洗净,薏苡仁晾干后炒制(减轻寒性),与赤小豆、陈皮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滚即可。
作用:适合湿气重、舌苔厚腻者,但脾胃虚寒者宜减少薏苡仁用量,或搭配红枣调和。
清热祛湿护鼻窍
木棉花猪腱汤
材料:干木棉花10g,猪腱肉300g,赤小豆30g,茯苓15g,生姜3片。
做法:各材料洗净,猪腱肉切块焯水,连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调味即可。
作用:适合湿热体质(如舌苔黄腻、口干苦)人群,可缓解鼻塞、头身困重。注意:气虚或体寒者慎用,避免加重虚寒。
清热润肺防鼻炎
金银花莲子羹
材料:金银花10g,莲子20g,枸杞子10g,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提前洗净并浸泡1小时(鲜莲子无需浸泡),其他材料洗净备用;莲子、金银花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转文火煮30分钟至莲子软烂;最后加入枸杞子、冰糖煮5分钟即可。
作用:缓解湿热型鼻塞、咽痛,兼可提升免疫力。若伴有黄涕、口干,可搭配薄荷叶增强清热效果。
健脾固本除湿根
茯苓山药粥
材料:茯苓15g,山药20g,粳米100g,芡实10g。
做法:各材料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即可。
作用:温和平补,适合长期脾虚湿盛、易疲劳、大便黏腻者。
日常养生小贴士
饮食忌口
减少生冷(如冰饮、沙拉)、甜腻(如蛋糕)及油炸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环境防潮
雨天关闭门窗,使用除湿机;衣物及时烘干,避免湿邪从体表入侵。
适度运动
八段锦、慢跑等轻度运动可促进排汗,加速湿气代谢,但忌大汗淋漓伤阳气。
穴位保健
每日按揉足三里(健脾)、迎香穴(通鼻),每侧3分钟,增强局部气血循环。
温馨提示
食疗需因人而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黄绿脓涕、持续发热),建议及时就医,排查过敏性鼻炎或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