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腰痛难忍别硬扛!警惕肾结石,早识诱因与信号,避免拖成肾损伤

“半夜突然腰痛,以为是腰间盘突出,贴膏药、吃止痛药没缓解,熬到天亮去医院,查出肾结石已堵塞输尿管,肾功能出现轻度损伤!”38 岁的上班族张先生回忆起发病经历仍心有余悸。医生指出,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我国发病率约 5%-10%,南方地区因气候炎热、出汗多,发病率更高。约 30% 的患者因误将肾结石疼痛当作 “腰痛”“腰肌劳损” 延误治疗,导致结石堵塞尿路、肾积水,严重时可引发尿毒症,甚至需要切除肾脏。及时认清肾结石的诱因、典型症状,科学干预,才能守护肾脏健康。

四类核心诱因,让结石 “找上门”

肾结石的形成与 “尿液成分失衡、晶体沉积” 密切相关,最主要的诱因是饮水不足与饮食失衡。长期每日饮水量<1500 毫升,会导致尿液浓缩,钙、草酸、尿酸等晶体成分浓度升高,易沉积形成结石;偏爱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浓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会使尿液中草酸、尿酸含量超标,加速结石形成 —— 临床数据显示,每日饮水量不足 1000 毫升的人群,肾结石发生率比充足饮水者高 3 倍,高草酸饮食者风险更高。

代谢异常与基础疾病是重要推手。高尿酸血症患者因尿酸排泄障碍,尿液中尿酸结晶易沉积,约 20% 会并发尿酸结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激素过多),会导致血钙升高,钙易在肾脏沉积形成结石;糖尿病、肥胖患者(BMI>28)因代谢紊乱,尿液成分异常,结石风险也比普通人群高 1.8 倍,这类患者多为 “混合型结石”,治疗难度更大。

药物因素与不良习惯不可忽视。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钙片、维生素 C 补充剂、某些抗生素),若剂量过大或未遵医嘱服用,多余成分可能在肾脏沉积形成结石;长期久坐(每天超 8 小时)、缺乏运动,会导致尿液在肾脏停留时间过长,晶体易沉积;长期憋尿(每天憋尿超 3 次),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尿液反流至肾脏,增加结石形成与感染风险,这些习惯都可能间接诱发肾结石。

地域与气候因素有影响。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日均超 30℃),人体出汗量大,若未及时补水,尿液浓缩速度加快,结石发生率比北方地区高 2 倍;长期在高温环境工作(如厨师、建筑工人)的人群,因出汗多、饮水不规律,也是肾结石高发群体,需格外注意补水。

这些症状,别误当 “普通腰痛”

肾结石的疼痛与症状具有 “突发性、特异性”,可从三点快速区分,避免误诊:一是疼痛特点,肾结石引发的疼痛多为 “突发性肾绞痛”—— 腰部或腹部突然出现刀割样、绞痛样疼痛,疼痛剧烈难忍,常伴随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向腹股沟、大腿内侧放射;普通 “腰痛” 多为持续性酸胀或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无剧烈绞痛与放射痛,也不会伴随恶心呕吐,这是核心区别。

二是排尿异常信号,肾结石患者常出现 “血尿”—— 尿液呈粉红色、暗红色,或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这是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导致出血的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结石堵塞尿道),这些症状普通腰痛不会出现,可作为重要鉴别依据。

三是症状持续时间与进展,肾绞痛多为 “阵发性发作”—— 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缓解,但会反复出现,若不治疗,结石可能逐渐增大,堵塞输尿管,导致肾积水,此时疼痛会转为持续性胀痛,同时伴随肾功能下降(如尿量减少、水肿);普通腰痛不会出现阵发性绞痛与血尿,也不会影响肾功能,若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警惕肾结石。

及时治疗,别让结石 “伤肾”

一旦出现突发腰痛、血尿,需立即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肾脏超声、CT 等检查,明确结石大小、位置与数量,再针对性治疗。针对不同情况,治疗方式各有侧重:直径<0.6 厘米的小结石、无梗阻的患者,可通过 “药物排石 + 生活调整” 治疗 ——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排石药(如排石颗粒),每日饮水 2000-3000 毫升(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适当增加运动(如跳绳、爬楼梯),利用重力促进结石排出,约 70% 的小结石可在 1-2 个月内排出。

直径 0.6-2 厘米的结石,可采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块,再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 1-2 周即可恢复正常生活;直径>2 厘米的结石、或已引发肾积水的患者,需采用 “微创手术治疗”(如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直接清除结石,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损伤。

长期不治疗的危害触目惊心:结石长期堵塞输尿管,会导致肾积水,肾实质逐渐受压萎缩,1-2 年内可能出现不可逆肾功能损伤,严重时需切除肾脏;结石反复摩擦尿路黏膜,易引发尿路感染,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慢性肾盂肾炎,进一步加重肾损伤;少数长期不干预的尿酸结石,可能引发尿路梗阻与尿毒症,危及生命。

日常预防也很关键:保证每日饮水量 2000-3000 毫升,以白开水、淡茶水为宜,避免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会增加结石风险);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菠菜焯水后食用可减少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粗粮、新鲜蔬果);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尿酸、血钙水平;长期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群,每 1-2 小时喝 1 次水,避免尿液浓缩,定期做肾脏超声(每年 1 次),早发现早处理,才能远离肾结石困扰。

医生提醒,肾结石虽常见,但 “延误治疗” 是最大风险。若出现突发腰痛、血尿,别再自行贴膏药、吃止痛药,及时就医检查才是关键 —— 一颗及时排出的小结石,可能会避免一场 “伤肾” 的大病,守护肾脏健康,从重视结石信号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腰痛难忍别硬扛!警惕肾结石,早识诱因与信号,避免拖成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