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瘦也有NAFLD?脂肪肝不是胖子的专利!”你也可能中招

体检报告里赫然出现“脂肪肝”三字,王小姐震惊道:“我都算偏瘦了,怎么会得脂肪肝?”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即便体型苗条,也仍可能是“瘦型脂肪肝”(lean NAFLD)。理解其背后的机制、识别高危信号、改变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守护肝脏健康。

很多人误以为“胖才会脂肪肝”。事实稍微复杂:当肝脏摄入或合成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超过清除能力时,这些脂肪就像被装进一个仓库——肝脏——慢慢堆积。

关键在于两个主要“原料”:

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高脂饮食(油炸、肥肉等)

葡萄糖:碳水化合物(米饭、面条、甜饮料、精制面包)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或肝糖原,剩余部分可用于合成甘油三酯

最新研究显示,即便体重正常、BMI不高的人群中,也有约 10% 左右可能患有 “瘦型脂肪肝”(lean NAFLD)——在亚洲人群中的比例甚至更高。

此外,“瘦但脂肪肝”的人群代谢风险实际上不低。

原因 1:碳水/含糖饮料摄入过多,肝脏“偷工”合成脂肪

表面上看体型不胖,但如果每天主食吃得多、又喝甜饮料、吃甜点,体内葡萄糖供应就会源源不断。肝脏为了储存这些多余的“能量币”,就会合成甘油三酯。这条途径对瘦子也完全适用。

比如:每餐一大碗面、午后奶茶+甜点,这些看似“轻量”但累积起来就是肝里的负担。

原因 2:肝脏先储脂、皮下脂肪不明显 → 外表不胖但肝‘爆仓’

脂肪过多时,身体优先把脂肪储存在肝脏这个“仓库”,当肝脏“满了”或负担过大,才向皮下脂肪转移。

所以即便“看上去瘦”,肝脏内部可能已有脂肪堆积。那些常说“怎么吃都不胖”的人,更容易忽视这点。

调整饮食结构,而不是只是少吃

  • 少吃白米饭、白面条、精制面包、奶茶、甜饮料。
  • 增加:全谷物(如糙米、燕麦)、杂豆、红薯/薯类,这些碳水释放慢、对肝脏负担小。
  • 避免或减少饮酒,因为酒精会加重肝脏脂肪蓄积。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好脂肪

  • 每餐尽量有鱼/禽/豆制品/蛋类,帮助肝细胞修复、增强饱腹感。
  • 均衡摄入坚果、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有益代谢。

坚持规律运动:有氧+力量组合最佳

  •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糖脂,减少肝脂累积。
  • 力量训练(如深蹲、哑铃)有助于维护肌肉量、促进基础代谢。
  • 研究提示:即便是瘦人,只要代谢低、运动少,也容易出现脂肪肝。

监测肝功能+腹部脂肪指标,不只是体重数字

  • 瘦不代表“没风险”。建议做肝超声、肝功能、腰围或腰臀比评估。
  • 如果发现肝酶偏高、腹部轻微隆起、或长期饮甜饮料、碳水摄入多,应警惕。

脂肪肝并不是胖子的专利,瘦人同样可能“中招”。关键在于「体内代谢机制」而非仅“体型”。如果你发现自己碳水/甜饮料摄入偏多、运动较少、体型偏瘦却肚子偶有胀、体检发现肝酶偏高——就要重视起来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瘦也有NAFLD?脂肪肝不是胖子的专利!”你也可能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