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9日讯(通讯员 武维利)惠老市集前人头攒动、精彩表演绽放银发风采、营养课堂干货满满……10月29日上午,“乐享银龄生活・激活消费新动能”长沙市养老服务消费活动暨天心区敬老月活动活动在裕南街街道碧沙湖社区南湖东怡大厦前坪举行。活动以“娱、食、住、行”为核心。通过文艺展演、专业讲座、惠老集市等形式,既展现天心区养老服务成果,更搭建起养老服务与消费融合的桥梁,为辖区老年人送上涵盖精神滋养与生活便利的“重阳厚礼”。天心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湛,长沙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吴宏伟等,以及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涉老行业爱心商家、养老服务机构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展市民等400余人参加活动。

政企联动搭平台
传递敬老温情
活动现场,暖意融融。来自各街道社区的老年朋友们早早齐聚一堂。上午10时,乐乐艺术团带来的暖场歌舞《幸福来》拉开活动序幕,欢快的表演点燃现场气氛。勤奋艺术团的伞舞《烟雨江南》,以优美舞姿勾勒东方诗意;国英模特队的走秀《百鸟归巢》,用优雅步伐诠释“银发之美”,赢得阵阵掌声。湖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沙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营养师彭喜春带来的《老年营养膳食微课堂》,以生活案例和实用建议,为老年人科普健康饮食,反响热烈。德望艺术团的非洲鼓表演《反诈防骗阵线联盟》,将反诈知识融入节奏,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平安公开课”。

活动中最动人的环节,是“护理服务之星”慰问仪式。吴宏伟与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快乐老人报社执行总编何谷,为肖康妮、黄静丹、彭博文等10位一线优秀护理员颁发慰问品。这些护理员中,有七年深耕失能失智照护的专业强者,有疫情期间带病守护老人的责任担当,也有把入户服务做到长者心坎里的贴心人,他们用坚守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服务真谛。

最后,领导与嘉宾上台共同启动养老服务消费活动,同步开放的惠老集市内,适老化产品体验、养老服务优惠、政策咨询、义诊维权等展位前人头攒动,老年朋友们逛展体验,切实感受消费惠民的便利。
以需求为导向
构建“四位一体”服务新格局
“面对中度老龄化的现实挑战,天心区始终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致力于打造高效协同的‘养老操作系统’。”周湛活动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天心区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策引领、模式创新、科技赋能,成功构建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服务格局,推动养老服务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

活动在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天心区创新推出“整街运营”模式,活动在裕南街等3个街道率先试点,整合养老资源打造“家门口养老综合体”。截至目前,全区建成1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5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8个老年餐厅与58个助餐服务点,基本实现助餐服务社区(村)全覆盖,累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免费送餐超1.1万人次,发放助餐补贴119万元。服务供给方面,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4.8万次,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巡访全覆盖,率先完成养老机构消防审验,为440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能力评估档案,政策实、覆盖广、保障强的特点获好评。

文化养老与医养联动是天心养老的鲜明特色。全区开设33所老年大学,设136类特色课程,3500余名老年学员学习声乐、智能技术等知识,实现“老有所学”;嘉和社区文艺团队将政策科普编成快板、情景剧,南城社区“爱晚”志愿服务队投身基层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医养融合上,华月湖社区等通过养老服务站串联医疗资源,提供健康管理、急症救援等服务,曾创造一小时内完成老人急症送医的“生命救援”纪录,让养老服务有温度更有速度。
敬老月持续发力
多元举措惠及万千长者
本次主活动是天心区2025年敬老月系列主活动之一。整个10月,天心区围绕“服务老人、激活消费、共建生态”三大重点,策划了养老机构主题开放日、老年助餐体验活动、适老化改造政策宣讲、智慧养老产品推广等多项活动,让敬老爱老的氛围渗透到社区每个角落。

惠老集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为老年人提供消费便利。养老机构推出专属优惠套餐,爱心商家提供消费折扣与便民服务,适老化产品企业展示智能助行器、便捷厨具等,帮助老年人拥抱智能生活。同时,各街道社区同步开展政策咨询、反诈宣传、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针对独居、空巢老人上门慰问帮扶,确保敬老服务无死角。

展望未来,天心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进五大重点任务:2026年完成区公办养老中心建设,2030年实现全托养老服务街道全覆盖、机构养老床位超3000张;推进认知症照护机构建设,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等“五个全覆盖”;搭建三级智慧养老平台,建成智能化养老院与示范智慧社区;培育“医疗+养老”“文旅+养老”新业态,打造南部融城健康养老基地;实现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100%,探索居家养老消费引导金制度,激发银发经济活力。
“活动有期,敬老无期。”天心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耕养老事业,优化服务供给,让每位老年人活动在“身边、家边、周边”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尊老爱老传统美德活动在天心大地代代相传。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