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中风“魔爪”伸向年轻人!医生:5大中风“加速器”,让健康变“脆皮”

32岁网络歌手因直播熬夜后

突发卒中(又称“中风”)离世

当央视报道年轻人因长期打游戏

突发中风导致偏瘫

这些看似遥远的悲剧

正撕开“中风只属于老年人的认知假象

结合微博#年轻人中风几率增大#的热议

以及中风年轻化的趋势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脑病四科主任聂伟郑重提醒

中风的魔爪早已悄悄伸向年轻人

年轻人中风的5大“加速器”

1

长期熬夜堪称血管的“慢性毒药”

如今,熬夜在年轻人群体中极为普遍,睡眠本是身体自我修复调节的关键时段,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致内分泌失调。这会使血管收缩异常,弹性下降,血压剧烈波动,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动脉硬化让血管狭窄僵硬,血液流通不畅。就像32岁的网络歌手,连续熬夜直播后,脑血管不堪重负,最终引发悲剧,这警示我们熬夜对血管健康的巨大危害。

2

忽视血压监测是隐形的“定时炸弹”

不少年轻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病”,对血压监测不重视。然而,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年龄持续降低,很多年轻人因无定期体检习惯,也不主动测血压,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才就医,此时血压早已“爆表”。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血管壁持续施压,使其受损,易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脑血管会致脑梗死,血压过高致脑血管破裂则引发脑出血,这两种情况都极度危险。(注:脑梗死和脑出血是中风的不同类型

3

高脂饮食给血管套上“油腻枷锁”

奶茶、火锅、炸鸡等高油高糖食物受年轻人喜爱,虽带来一时快乐,却危害血管健康。摄入过多此类食物,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导致血脂飙升,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缓慢。血管内脂质物质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增大使血管狭窄,血液流通受阻,一旦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就会引发中风。年轻人的“快乐肥宅餐”,实则是中风隐患。

4

过度劳累是身体的“透支警报”

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年轻人为事业生活常连续高强度工作,缺乏休息。身体如不停运转的机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持续收缩以保证重要器官血液供应。但长期如此,血管弹性下降,变得脆弱易损,就像过度拉伸的弹簧易断裂。央视报道的打游戏中风案例,就是长时间精力消耗致身体不堪重负,引发中风。

5

“年轻就不会中风”的认知误区

年轻人常盲目自信,忽视头晕、肢体麻木等早期信号,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事实上,临床中45岁以下中青年中风患者占比逐年上升。很多年轻患者发病前有轻微症状,如突然头晕目眩、走路不稳,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拿物易掉落,说话不清楚、理解能力下降等,这些可能是中风早期症状。若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或可避免中风发生。

年轻人、老年人中风有何不同?

为打破年轻人对“中风仅为老年病”的认知误区,帮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自身面临的健康风险,聂伟从核心诱因、发病特点、预后影响三个维度对年轻人中风和老年人中风进行对比:

除5大因素外,还有哪些隐藏风险

吸烟。烟草里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让血管壁粗糙易形成血栓;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会降低血液氧含量,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长期吸烟的年轻人,中风风险显著上升。并且,二手烟危害同样不可小觑,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血管健康也会受损。

缺乏运动。现代年轻人久坐不动成常态,工作对着电脑,下班瘫在沙发。缺乏运动使新陈代谢减缓,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进而引发肥胖。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这些疾病都会提高中风发生几率。此外,长期不运动还会让血管弹性降低、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形成血栓。

精神压力过大。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面临工作、学习、家庭等多重压力。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致体内激素失衡,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还会影响免疫和神经系统,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血管持续收缩、血压升高,增加中风风险。而且,精神压力过大还可能促使年轻人养成吸烟、酗酒、过度饮食等不良习惯,进一步加重中风危险因素。年轻人需警惕这些隐藏风险,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年轻人“护脑指南”

为帮助年轻人做好中风病预防,聂伟为年轻人送上“护脑指南”:

定期测压血压是血管健康指标,年轻人每半年至少测一次,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肥胖者更需频繁测量,可在家自测或去医院、社区测。

拒绝“高压”避免连续4小时以上高强度工作或娱乐,每1-2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做简单伸展动作,促进血液循环。

护眼护脑“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缓解眼与脑疲劳。

调整饮食减少奶茶、炸鸡等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果、全谷物,前者含抗氧化物质,后者含膳食纤维,能保护血管。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还可结合力量训练,增强心肺功能与血管弹性。

戒烟限酒尽早戒烟,男性日饮酒酒精量不超25克,女性不超15克。

学会减压通过运动、听音乐、旅游、聊天等方式释放压力,调节情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中风“魔爪”伸向年轻人!医生:5大中风“加速器”,让健康变“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