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日男性健康日主题解读

2025 年 10 月 28 日,我国迎来第 26 个 “中国男性健康日”,官方确定的主题 为“男性健康主动管理,幸福生活共同守护”。
这一主题既为男性自身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明确路径,也为家庭和社会参与健康守护指明了方向。
男性别再硬扛健康问题,要主动学健康知识、定期筛查, 尤其是面对男科领域那些易反复、早发现早干预的慢性病,这份 “主动” 更是关键,哪些疾病属于男科的慢性病,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度了解~~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它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男科慢性病之一,病程往往超过 3 个月。
很多患者早期只是偶尔感觉会阴部有点坠胀,或排尿时偶尔有 “尿不尽” 的感觉,总以为是 “上火” 或 “累着了”,没当回事。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阴部、下腹部的隐痛会越来越频繁,久坐、加班后更明显,还会伴随尿频、尿急,甚至性生活后出现不适。
这类疾病诱因复杂,久坐、压力大、免疫力下降都可能诱发,治疗需结合生活调整与规范干预,否则容易反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属于渐进性慢性病,刚开始可能只是夜间多起一次夜,很多人觉得 “年纪大了都这样”,直到后来尿线变细、排尿越来越费力,甚至出现尿潴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
前列腺增生的核心是前列腺组织逐渐增大,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若长期不管理,可能损伤膀胱功能,甚至引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50 岁以上男性定期做前列腺检查很有必要。
慢性附睾炎
多是急性附睾炎没彻底治好 “拖” 出来的。急性发作时阴囊红肿疼痛,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炎症会转为慢性,表现为附睾长期轻微肿胀,触碰时有隐痛,劳累、性生活后症状还会加重。
很多患者觉得 “不影响生活” 就不管了,却不知慢性炎症可能影响精子质量,甚至导致局部组织粘连,对生育和生殖健康埋下隐患。
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硬度不足、无法维持勃起的情况持续超 3 个月,且排除短期压力因素,就可能是慢性问题。勃起功能障碍并非孤立的生殖系统问题,它常是全身性血管疾病或代谢疾病的 “早期信号”。拖延治疗会导致这些潜在疾病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引发更严重后果。
另外,勃起功能障碍对男性心理的影响会随拖延时间延长而逐渐加深,从短期焦虑演变为长期心理障碍。性生活中的反复失败会引发焦虑情绪,而焦虑又会进一步加重症状,形成 “焦虑→勃起障碍→更焦虑” 的闭环。
长期如此,不少原本勃起障碍问题较轻的男性会发展出轻度至中度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
妻子的理解和配合是丈夫应对勃起障碍(ED)的关键支持,核心在于先缓解心理压力,再共同推动科学治疗,最后重建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