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经常口干增多种疾病风险!中国口干管理共识

口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了规范诊治,近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与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公共健康分会联合发布了《口干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

口干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共识指出,口干指自觉口腔干燥的主观症状,通常由于唾液腺功能障碍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或成分变化引起,但部分患者虽唾液腺功能未见异常,仍主观感觉口腔干燥不适,可能与唾液流失、神经感觉异常、心理因素等有关。

基于临床评估,口干严重程度分为三度:

轻度:唾液黏稠或口腔干燥感,尚未影响正常饮食,通常不需要干预。

中度:需频繁饮水或使用口腔润滑剂缓解症状,饮食受限,仅能进食泥状或软质湿润食物,可能需要干预。

重度:口腔干燥严重影响摄食功能,需依赖管饲、部分或完全肠外营养支持,通常需要干预

口腔性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和非病理性因素均可导致口干。

口干患病率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5~34岁人群为9.3%,60岁以上人群为19.1%,65岁以上人群为10%~40%,75岁以上人群达26.5%。女性一般患病率高于男性;夜间发生率高于夜间。

口干时,还会增加时口腔念珠菌病、龋齿、味觉障碍、咀嚼/言语功能障碍及口咽吞咽困难等风险。

共识指出,口干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老年人群的口干症状更倾向与基础疾病和使用的药物有关。部分个体存在多种病因并存的情况,应注意甄别。

1 口干的莫塔诊断策略

治疗:对症干预是缓解不适的核心

口干治疗的核心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具体治疗措施涵盖一般治疗、病因治疗(针对可逆因素)、对症治疗(缓解主观不适)、中医中药治疗及外科/其他疗法(干预特定情况)。

2 口干治疗简易路径

一般治疗:

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洁治与检查,所有患者每年应接受2~4次专业牙科护理;佩戴义齿者注意义齿清洁,夜间取下浸泡于清水或碳酸氢钠溶液中;每日使用高浓度、中性pH值的含氟牙膏刷牙至少2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必要时使用含氟漱口水或氟凝胶,降低龋齿风险。应避免使用含月桂基硫酸钠和强烈香味的口腔护理产品。

呼吸指导:若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张口呼吸,需先治疗原发病;有夜间张口呼吸习惯者可使用特殊的夜间保护装置,覆盖牙弓和硬腭,防治夜间口干。

饮食指导:全天定时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食用高水分、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 C、维生素E、优质蛋白的食物,应避免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运动指导: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高温环境下运动,运动前后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大量出汗加重口干。

戒烟酒:烟酒会刺激口腔黏膜,减少唾液分泌,加重口干症状。

环境保湿将环境湿度维持在40%~60%,减少口腔水分蒸发。夜间口干可使用保湿口罩或床边湿化器。

咀嚼口香糖通过机械刺激和改变唾液pH值,可有效刺激唾液腺增加唾液流量,从而减轻口干症状,延长咀嚼天数可增强唾液分泌速率。

高血压患者将利尿剂调整为早晨单次服用,避免夜间利尿加重口干,并且可使用口干风险较低的吲达帕胺;将ACEI换用ARB、ARNI类或CCB类降压药。

随访:长程随访管理有助于明确诊断和病情变化

非病理性口干,建议2~3个月随访1次;病理性口干,结合严重程度,轻度口干建议3个月随访1次,中度、重度口干建议每月随访1次。口干患者每半年至 1 年进行主要脏器功能的评估。

来源: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 浙江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公共健康分会. 口干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5, 23(9): 772-79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经常口干增多种疾病风险!中国口干管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