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2岁的张先生大便出血,排便习惯也变了,去医院一查,肠镜发现离肛门30厘米的地方长了个像溃疡一样的东西,把肠子都快堵住了。病理检查说是中分化腺癌。CT显示肿瘤已经穿透肠壁,周围淋巴结也肿大了,不过还没扩散到其他地方。
张先生做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穿透了肠壁,淋巴结转移了(25个里面有4个),血管里有癌栓,神经也受到了侵犯。临床分期是Ⅲ期结肠癌。
肿瘤科医生看了术后病理报告,说他情况比较危险,建议做辅助化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但张先生怕化疗有副作用,加上自己的一些原因,就拒绝了。
结果过了16个月,张先生复查时发现癌胚抗原升高了,CT显示肝脏右边有个2.5厘米的转移灶。他又做了肝转移灶切除术,不得不接受更强的FOLF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这次复发让他吃了大苦头,之后他老老实实完成了8个周期的辅助化疗。现在定期复查,没发现复发迹象。他后来后悔地说:“当初真该听医生的话,及时做术后化疗。”
癌症治疗能不能成功,不光看手术做得好不好,还要看能不能把那些潜在的癌细胞都清除掉。术后辅助化疗对于某些癌症来说,真的非常关键,能大大降低复发的风险,提高生存率。
1、Ⅲ期结直肠癌:必须要做辅助化疗
Ⅲ期结直肠癌就是指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但还没扩散到远处。很多研究都证明,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做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现在,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是Ⅲ期结肠癌的标准辅助化疗方案。有个MOSAIC临床试验做了长期随访,结果显示,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让Ⅲ期结肠癌患者的6年无病生存率提高了7.5%。
具体用什么方案,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年龄、身体状况、有没有其他疾病、肿瘤的特点、基因等等。一般来说,建议在手术后4-8周内开始化疗,FOLFOX方案的标准疗程为3-6个月(通常12周期,每2周一次),需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

2、激素受体(HR)阴性乳腺癌:化疗效果很明显
乳腺癌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化疗是最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不管激素受体是什么情况,只要淋巴结有转移,通常都需要做辅助化疗。如果淋巴结没有转移,就要综合考虑肿瘤大小、分级、Ki-67指数等因素来决定。
三阴性乳腺癌(激素受体和HER2都是阴性)很厉害,容易早期复发转移。就算肿瘤很小,淋巴结也没转移,多数情况下也建议做辅助化疗。研究表明,用含有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方案,能降低三阴性乳腺癌30%-40%的复发风险。
HER2阳性的乳腺癌除了靶向治疗,化疗也很重要。化疗和曲妥珠单抗一起用,效果会更好。

3、非小细胞肺癌II-III期:术后化疗地位很稳
完全切除的II期和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做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很明显。有个国际肺癌辅助化疗试验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含铂双药化疗让5年生存率提高了4%-5%。
化疗方案一般选择含铂双药化疗,比如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指南推荐术后4-6周开始,超过8周可能影响疗效。
肿瘤大于4厘米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可以考虑做辅助化疗,特别是那些有高危因素的(比如分化不好、血管里有癌栓、肿瘤侵犯到胸膜)。研究表明,这类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后,能降低大概10%的死亡风险。

4、卵巢上皮癌:化疗是核心
卵巢上皮癌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了。就算做了手术,把能看到的肿瘤都切掉了,术后辅助化疗还是非常重要。化疗可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延缓复发,延长生存期。
紫杉醇联合卡铂是卵巢癌的标准辅助化疗方案。一般3周一次,一共6个周期。现在,有些医院会用剂量密集型周疗方案(每周一次紫杉醇+每3周一次卡铂),对某些病人来说效果更好。
对于某些早期的卵巢癌(IC期和II期),术后辅助化疗也能降低复发风险。特别是那些肿瘤破裂、分化不好或者腹水里有癌细胞的患者,建议做3-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

5、胰腺导管腺癌:辅助化疗能改善
胰腺导管腺癌很不好治,就算做了手术,复发的风险也很高。辅助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所以现在是标准治疗。
对于身体状况好的胰腺癌术后患者,改良FOLFIRINOX方案(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或者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是首选方案。有个ESPAC-4试验显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比单用吉西他滨的5年生存率要高很多(28% vs 16%)。
辅助化疗一般推荐术后6-12周开始,过早(如<4周)可能因手术并发症影响耐受性。持续6个月。如果切除不干净或者淋巴结有转移,可能还要考虑辅助放化疗。

6、胃癌II-III期:东西方有点不一样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不同地方的医生意见不太一样。在亚洲,医生通常会根据CLASSIC和ACTS-GC试验的结果,建议做了D2根治术后的II-III期胃癌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者S-1单药)。
在西方和中国的一些大医院,对于D2切除不彻底或者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辅助放化疗。但现在,随着围手术期化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做化疗。
现在,根据肿瘤的类型来选择治疗方法越来越普遍。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胃癌可能用免疫治疗效果更好,HER2阳性的胃癌可以考虑加用靶向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案例回顾
河北的李女士,38岁,自己摸到左乳房有个肿块,去医院一查,发现左乳外上象限有个2.5厘米的不规则肿块,还有钙化,左腋窝淋巴结也肿大了。穿刺活检确定是三阴性乳腺癌。
李女士先做了新辅助化疗(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4个周期,然后是多西他赛4个周期),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了。后来做了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只剩下少量癌细胞,90%以上的肿瘤细胞都坏死了,淋巴结也没有癌转移,算是完全缓解了。
虽然已经完全缓解了,但考虑到三阴性乳腺癌很容易复发,医生还是建议她继续做了8个周期的卡培他滨辅助强化化疗。化疗期间她出现了手足综合征和骨髓抑制,不过用了药就好了。现在李女士已经完成了全部治疗,定期复查,没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