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历史持续了近三百年,期间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其中包括了武则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唐朝期间在位的皇后只有九位,其中有六位并没有善终。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所谓“善终”的定义。在唐朝的后宫中,权力斗争无处不在,要能安享晚年,免于被人迫害而死,已是极大的幸运。所以,这里所说的“善终”,指的是未被迫害致死的情况。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婚姻开始得较早,十三岁时便嫁给了李世民。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皇后也被册封为秦王妃。李世民即位后,她成为了皇后。她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夫妻关系深厚。然而,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因病去世,享年36岁。李世民悲痛欲绝,并按照她的遗愿,为她修建了昭陵。

王皇后(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王皇后出身于显赫的关陇王氏家族,容貌出众,气质高雅,曾被认为是最适合担任皇后的女性。可惜,她没有为李治生下儿子,这让她在宫中的地位逐渐下滑。特别是萧淑妃生有儿子,且擅长讨好李治,使得王皇后的地位越来越不稳。为了与萧淑妃争斗,王皇后做出了一个重大错误的决定——她暗中召回了武则天。随着武则天逐渐受宠,王皇后感到越来越不安,她甚至试图对武则天施法。最终,王皇后与萧淑妃都被废除,并遭到武则天的陷害,最后死于非命。

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武则天是唐朝皇后中最为传奇的人物,她不仅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还在唐朝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先是通过废除王皇后和萧淑妃,成为唐高宗的皇后。随着高宗病重,武则天逐步掌握了大权,并最终在705年发动政变,成功让李显退位。但她的盛世不长,虽然她在上阳宫安度晚年,并在李显的照顾下得以安享晚年,但最终武则天于同年去世,享年82岁。
韦皇后(唐中宗李显的皇后)

韦皇后是李显的第一任皇后,但在武则天的控制下,李显被贬为庐陵王,韦皇后也失去了皇后的身份。即便如此,韦皇后并未放弃,她和李显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感情,直到“神龙政变”后,李显再次登基,她也被重新立为皇后。然而,韦皇后并不满足于只是皇后,她有着极强的野心,甚至与女儿安乐公主共同密谋毒死李显。李显死后,韦皇后以为自己可以效仿武则天称帝,但却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起来发动政变,最终被处死。

刘皇后(唐睿宗李旦的皇后)
刘皇后最初只是相王李旦的宫女,后来被宠爱并成为皇后。李旦在母亲武则天的压力下被迫让位,但仍继续影响政局。刘皇后和李旦的关系一直密切,然而由于武则天宠信一名婢女,导致刘皇后被诬陷与窦妃共谋害武则天。最终,刘皇后与窦妃被秘密处决。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后)

王皇后是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在李隆基初为王时就有着出色的辅佐作用。李隆基即位后,她被立为皇后。但由于未能生育儿子,王皇后的地位逐渐下滑。李隆基开始宠爱武惠妃,王皇后因为情感上的不安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她带着刻有符咒的木板,试图借此求得贵子。消息泄露后,李隆基勃然大怒,将她废除,并最终将她软禁在冷宫,王皇后在冷宫中去世。
张皇后(唐肃宗李亨的皇后)

张皇后在安史之乱期间,随李亨一起西逃,在途中展现了极大的勇气与智慧。李亨感激她,并最终立她为皇后。但作为皇后后,张氏显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和李辅国勾结企图干政,还屡次陷害他人。最终,李亨病重时,张皇后企图拥立越王登基,未果后被贬为庶人,并最终死于幽闭。
王皇后(唐德宗李适的皇后)
王皇后是唐德宗的宠妃,且为他生下了长子李诵,即后来的唐顺宗。由于唐德宗即位后未立即立她为皇后,她只是以淑妃身份在宫中掌权。直到她生病后,唐德宗才将她立为皇后,但她仅当了三天皇后便去世。
何皇后(唐昭宗李晔的皇后)
何皇后是唐昭宗晚期的皇后,以其美丽和智慧受到皇帝的宠爱。在政变和多次权力斗争中,何皇后始终站在李昭宗一方。尽管有意反抗掌权的朱温,但最终她未能与其抗衡,朱温诬陷她与他人私通,并将她缢死。
从这些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唐朝的皇后们大多没有安稳度过一生。除去长孙皇后、武则天和唐德宗的王皇后外,其他皇后都未能善终。唐朝的皇帝往往不愿再立皇后,怕因外戚过大权力引发更多的争斗。这也使得后宫的政治更加复杂,皇后们的命运更为多舛。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