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张馨心
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 针对“喝咖啡是否会引发骨质疏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李庭表示,一般来说,每天咖啡摄入量不超过3杯,就无需过度担心其对骨骼质量的影响。

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
具体而言,咖啡中的咖啡因虽会增加钙从肾脏的排出量、抑制胃肠道对钙的吸收,草酸也会轻度影响钙的利用,但这些影响要达到导致骨质疏松的程度,需满足“长期过量饮用咖啡”与“钙摄入不足”两个前提条件。
李庭提醒,茶叶中同样含有咖啡因,大量饮用浓茶可能产生与过量喝咖啡类似的效果,可能增加钙的流失,因此喝茶也需适量。对于爱喝咖啡的人群,他建议适量饮用、保持均衡膳食以及合理补充钙剂,一般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谈及骨质疏松的危害,李庭指出,这是一种累及全身骨骼的系统性疾病,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进而提升骨折风险,且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属于骨骼衰老的表现之一。“轻微暴力、低能量损伤甚至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外力都会导致骨折。”他进一步解释,老年人骨折后往往需要卧床,活动量减少会进一步导致骨组织代谢失衡与骨量丢失,加剧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更严重的是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血栓栓塞、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有可能威胁生命。
在“补钙能否治愈骨质疏松”的问题上,李庭明确表示,补钙或维生素D是改善骨骼强度、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手段,但相关研究表明,单纯依靠补钙或钙与维生素D联用,并不能降低骨折风险。“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项综合治疗,需要多维度基础治疗配合。”她举例,规律运动、保证充足日照时间、戒烟限酒、均衡膳食、补充足量钙与维生素D等,均属于基础的综合措施。
对于骨折高风险患者,李庭建议接受规范化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才能真正实现降低骨折风险的目标。“骨质疏松是一种长期治疗,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管理的范畴,需要专科门诊就诊,也需要做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