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熬了几次夜,体检就查出谷丙转氨酶高了,肯定是作息乱的锅,补补觉就好了。”这是很多人熬夜后发现指标异常的第一反应。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接触体检人群时发现,将熬夜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完全归咎于作息的认知很普遍,却可能忽视了肝脏发出的真正“求救信号”——熬夜或许只是诱因,背后可能藏着未被察觉的肝脏隐患。
首先要明确,熬夜确实会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肝脏在夜间11点到凌晨3点进入修复高峰,长期熬夜会打乱肝脏代谢节律,影响肝细胞修复,甚至造成轻微损伤,使酶释放入血。但这种因单纯熬夜引发的升高,通常是轻度且暂时性的,调整作息后1-2个月复查,指标大多能恢复正常。若补觉后指标仍异常,或升高幅度较大,就不能只怪熬夜了。

第一个潜在隐患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很多人熬夜时习惯吃夜宵,多为高糖高脂食物,长期如此会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脂肪肝。此时肝脏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熬夜作为“导火索”,会加重肝细胞损伤,使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示,这类人群即便调整作息,若不解决脂肪堆积问题,指标也难以恢复正常。
第二个隐患是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者,肝脏长期处于潜伏损伤状态,熬夜会降低免疫力,激活病毒复制,导致肝细胞急性损伤,谷丙转氨酶突然升高。这类升高往往伴随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若仅当作“熬夜后遗症”处理,会错过病毒控制的关键时机。此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也可能因熬夜诱发免疫紊乱,导致指标异常。
可见,熬夜后谷丙转氨酶升高需分情况看待。若只是轻度升高且无其他症状,可先调整作息后复查;若指标持续异常、升高幅度大,或伴随不适,需及时做肝脏超声、病毒检测等明确原因。日常保护肝脏,既要避免长期熬夜,也要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不酗酒、不滥用药物。别让“只怪熬夜”的认知,掩盖了肝脏真正的“求救信号”,早排查才能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