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不少人一提到心脑血管问题就犯怵,尤其是冠心病,听着就觉得挺严重。其实现在冠心病的发病率不算低,身边可能就有亲戚朋友受它困扰。很多人平时没什么明显感觉,可一旦发作,轻则胸闷胸痛,重则可能危及生命,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就特别关键。但大家对冠心病的诊断往往一头雾水,不知道医生到底是怎么判断的,是不是做个心电图就行?还是得抽血化验?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说冠心病的诊断标准,让大家心里有个数,也能更配合医生检查。

一、症状表现是重要信号
医生诊断冠心病,首先会关注患者的症状。最典型的就是胸痛,这种痛大多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就像有块石头压在胸口,还可能往肩膀、胳膊、脖子甚至下巴蔓延。一般在劳累、情绪激动或者受凉后容易出现,休息一会儿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能缓解。不过也有不少人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是觉得胸闷、气短、头晕,甚至上腹痛,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不典型症状,这时候就更需要警惕,不能因为症状不明显就忽略。
二、心电图检查是基础手段
心电图可以说是检查冠心病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了。在患者胸痛发作时做心电图,往往能发现心肌缺血的表现,比如 ST 段压低或者抬高。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都有异常,有些患者在没发作的时候,心电图可能完全正常。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做 “运动负荷试验”,就是让患者在跑步机上运动,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如果运动后出现心肌缺血的迹象,就可能提示冠心病。
三、冠脉影像学检查是 “金标准”
要想准确判断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狭窄的程度如何,冠脉影像学检查就派上用场了,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 “金标准”。这个检查是通过导管把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然后在 X 光下观察造影剂的流动情况,就能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的形态,有没有堵塞、堵塞的位置和范围都一目了然。不过冠状动脉造影是有创检查,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现在还有无创的冠脉 CT 血管成像,通过 CT 扫描就能重建出冠状动脉的图像,虽然准确性不如造影,但可以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如果发现问题再进一步做造影检查。
四、其他辅助检查也不能少
除了上面说的检查,医生还可能会安排一些其他辅助检查,比如抽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这些指标升高往往提示心肌细胞受到了损伤,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另外,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看看有没有因为冠心病导致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下降等情况,也能为诊断提供参考。
总之,冠心病的诊断不是靠某一项检查就能确定的,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冠脉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如果大家平时出现了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心脑血管科就诊,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