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搜狐医药 | 缪中荣团队在世界卒中大会发布两项取栓治疗研究成果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神经介入在线”公众号发文,近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介入神经病学科首席科学家缪中荣教授团队在巴塞罗那举办的第17届世界卒中大会(World Stroke Congress, WSC)上发布了两项重磅研究成果,涉及急性大核心脑梗死的机械取栓治疗的优势,以及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取栓方式讨论。

第一项成果: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明显优于标准内科治疗

大会开幕式上,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联合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的国际知名脑血管病专家牵头的机械取栓治疗大核心缺血性脑卒中基于个体数据的荟萃分析(ANALYSIS OF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LARGE CORE ISCHEMIC STROKE, ATLAS)作为 Late-breaking 重磅发布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对于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明显优于标准内科治疗,并能降低患者的90天内全因死亡率。该研究将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工作,旨在精准识别最适合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大核心脑梗死患者群体,进而通过优化治疗策略,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第二项成果: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接触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结局无显著差异

缪中荣教授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ANGEL-COAST研究在大会开幕式作为Late-breaking重磅发布研究结果,旨在比较首选抽吸取栓是否优于首选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

研究结论指出:在因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采用接触抽吸作为一线取栓策略相比支架取栓实现了更高比例的首过效应,且未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或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然而,该优势被较低的最终再通率和相当的手术时长所抵消,导致两组患者在90天功能结局方面无显著差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搜狐医药 | 缪中荣团队在世界卒中大会发布两项取栓治疗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