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希福老中医至今对一位山西的病人,记忆犹新。而老人的经历,恰恰能回答:“晚期癌症,继续治疗的意义”。
2000年时,王某,查出乳腺癌,骨转移。骨质破坏导致下肢瘫痪,而家里面唯一的独子车祸去世,留下2个五、六岁的小孙子。她们去山西省肿瘤医院去打听,结果当医生的亲戚直接让“放弃”,说是:晚期了,没办法。
那一年袁希福老中医去山西会诊,老伴推着轮椅,带着病人去咨询,结果病情一步步好转,能吃饭了,最后能正常走路了。2004年时,老人参加袁希福老中医组织的“第一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边哭边说:“家里自己要是也没了,剩下老伴、儿媳妇、两孙子,家也就散了”。还说:“救了她,就是救了她这个家。”
每一位病人背后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但是,癌症虽然难治,却并不等于死亡,带瘤生存、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便西医判断晚期,甚至告知“生存期不足几个月”,治疗依然可能带来转机。
癌症不可怕,精神垮了才可怕!
正如袁希福老中医所言,在与癌症对抗40多年的经历中,越发坚定一个想法::“癌症不可怕,精神垮了才可怕!” 我们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拥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才能真正做到“自助者天助”,汇聚所有力量,去抗击病魔。
”面对晚期癌症,就像战场上我军暂时处于劣势,此时想一举逆转或许不现实,但我们仍可以稳住阵脚,避免全线崩溃,耐心等待转机的出现。”在积极的治疗中,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点点好转,换来大局的改变。
他也特别强调:“奇迹之所以为奇迹,正是因其罕见。晚期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案例确实不多,但确实存在。”如果一确诊晚期就放弃,那结局一定是“失败”。反之,去努力,去争取就还有机会。
在袁希福老中医所见的康复患者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患者本人坚持治疗、不言放弃,家人也全力支持、用心陪伴。最终扭转了败局,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