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痔疮不是小毛病,这5个习惯最容易患病,早期做好预防

“痔疮”,这个让无数人坐立不安、难以启齿的疾病,实际上是人类特有的“专利”。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的调查,中国肛肠疾病发病率高达50.1%,其中痔疮就占98.09%。这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肛肠疾病,而痔疮患者更是占了绝大多数。

为什么人类容易得痔疮?这与我们直立行走的姿势密切相关——肛门区域承受着更大的地心引力和腹腔压力。

痔疮不是"小毛病",而是健康"警报器"

"痔疮?不就是上厕所出血嘛,多大点事!"这是很多人对痔疮的误解。但医学上,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关键真相:痔疮不是"小问题",而是健康"警报器"。内痔早期可能只是便后纸上带血,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脱出、疼痛,甚至导致贫血。外痔则可能形成血栓,疼痛剧烈,让你坐立难安。

你正在做的5件事,正在"喂养"痔疮

1. "蹲厕所刷手机"成日常:痔疮的"加速器"

"上厕所看手机,时间不知不觉就过了。"很多人以为这是"高效利用时间",实则痔疮的"帮凶"。每次蹲厕超过3分钟,直肠静脉就会长时间受压,导致静脉曲张。 你刷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在给痔疮"添砖加瓦"。

小贴士: 每次上厕所控制在3分钟内,别再看手机了!

2. "不吃蔬菜只吃肉":便秘是痔疮的"催化剂"

"我就是不爱吃蔬菜,爱吃肉。"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让痔疮"雪上加霜"。长期便秘会使肛门压力增大,静脉回流受阻,痔疮更容易发生。

小贴士: 每天吃够300g蔬菜,100g水果,保证肠道通畅。

3. "久坐不动"成常态:办公室"痔疮高发地"

"我们这行,就是坐着办公,动不了。"办公室白领、司机、程序员,是痔疮的高发人群。长时间坐立,肛门静脉回流不畅,痔疮"趁虚而入"。

小贴士: 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10次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 "辛辣刺激"当家常菜:痔疮的"火上浇油"

"我就爱吃辣,不吃辣没味道。"辛辣食物会刺激肛门,加重痔疮症状。辣椒、生姜、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会让痔疮充血、肿胀,疼痛加剧。

小贴士: 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5. "忍痛不就医":痔疮的"致命误区"

"痔疮不就是上火嘛,忍忍就过去了。"这是最致命的误区!痔疮不是"忍"就能好的,拖延只会让病情加重。早期痔疮只需调整生活习惯,就能缓解;拖延到中晚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你是哪种“痔”?认清类型很重要

痔疮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1. 内痔:发生在肛管内部,表面覆盖黏膜。主要症状是便血和脱出,通常不痛。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四期:

Ⅰ期:便血,痔核不脱出肛门

Ⅱ期:便血,痔核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Ⅲ期:痔核脱出后需用手辅助回纳

Ⅳ期:痔核长期脱出,无法回纳

2. 外痔:发生在肛管外部,表面覆盖皮肤。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和异物感。

3. 混合痔:跨越肛门内外,兼具内痔和外痔特征。

有“痔”之士的典型症状

1. 便血:最常见的症状,多为便后厕纸染血或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血色鲜红。

2. 脱出:感觉有“肉球”从肛门脱出,轻者便后自行回纳,重者需手动推回。

3. 疼痛:当痔疮发生嵌顿、水肿、感染或血栓形成时,会出现剧烈疼痛。

4. 瘙痒:痔核脱出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

5. 异物感:肛门边缘有赘生物,或感觉有东西脱出。

痔疮会癌变吗?破除常见误区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痔疮本身不会直接癌变!

痔疮是良性病变,与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但是,痔疮症状(尤其是便血)与直肠癌有相似之处,很多人误把直肠癌的出血当作痔疮,从而延误诊治。如果你有便血症状,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先排除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如何治疗?别再"忍痛"过日子

1. 轻度痔疮: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痔疮栓(如复方角菜酸酯栓),可缓解瘙痒、疼痛。

口服药物:槐角丸、痔速宁片,可改善便血、肿胀。

生活调整: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门清洁。

2. 中度痔疮:药物+非手术治疗

胶圈套扎疗法:用特制胶圈套住痔核,阻断血供,使痔核萎缩脱落。

红外线凝结疗法:用红外线照射痔核,使血管闭合,痔核缩小。

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精准结扎痔动脉,减少出血,效果持久。

3. 重度痔疮:手术治疗

PPH痔疮切除术:利用圆形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使脱垂的肛垫上提,恢复肛垫正常位置,同时切断供应痔核的动脉,达到根治目的。

预防大于治疗:远离“痔”痛全攻略

1. 合理饮食:保证每天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喝足量水(每天1.5-2升),限制辛辣食物和酒精。

2. 正确排便:建立定时排便习惯,有便意及时如厕,排便时不分心,控制在5分钟内。

3. 避免久坐:每坐45-6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适当做提肛运动(有规律地收缩放松肛门)。

4. 保持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过度擦拭。

5. 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何时必须就医?警惕这些信号!

虽然痔疮常见,但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1. 便血持续一周不止,或出血量较大

2. 肛门肿物脱出不能回纳,伴剧烈疼痛

3.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便秘腹泻交替)

4. 肛门症状伴有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5. 45岁以上且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出现便血

痔疮虽不是危及生命的大病,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面对这个难言之隐,我们不应羞于启齿或盲目用药,而应科学认识、积极预防、合理治疗。记住,有“痔”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尴尬而拖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痔疮不是小毛病,这5个习惯最容易患病,早期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