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温差大、气候干燥,不少天疱疮患者会出现水疱复发、皮肤瘙痒加重的情况。这种以皮肤黏膜起水疱、易破溃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与 “脾虚湿盛” 密切相关。今天就结合真实案例,聊聊调治天疱疮的 “健脾祛湿方剂”,再说说秋季养护要点。
中医方剂:健脾祛湿,根源调治
天疱疮患者多因脾虚无力运化水湿,湿气积聚化热,熏蒸皮肤形成水疱。“健脾祛湿方剂” 以黄芪、白术、茯苓为核心:黄芪补气健脾,增强运化能力;白术、茯苓祛湿利水,减少体内湿热;搭配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缓解皮肤炎症;苍术、陈皮理气祛湿,避免湿气滞留。全方既清湿热,又补脾虚,从根源减少水疱复发。
真实案例:52 岁男士的康复之路
52 岁的张先生,天疱疮反复发作 1 年多。初诊时,躯干、四肢布满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水疱,一碰就破,渗淡黄色液体,结暗红痂,又痒又疼,夜间难以入眠。此前用外用药暂时缓解,但停药就复发,还伴有口干不渴、大便稀溏、浑身乏力。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辨证为 “脾虚湿盛、湿热蕴肤”,用健脾祛湿方剂调理。
恢复过程:分阶段好转
第一个疗程:水疱数量减半,新水疱变小,渗液减少,瘙痒减轻,能睡 5-6 小时,大便也顺畅了。方剂中加黄柏,增强清热效果。
第二个疗程:破溃创面愈合,长出淡粉新皮肤,仅留少量痂皮,口干、乏力消失。调整方剂,减金银花、连翘,加山药健脾。
第三个疗程:无新水疱,痂皮脱落,皮肤恢复正常,免疫指标趋于稳定。继续服药一个疗程巩固,后续靠饮食调理。
秋季养生:护脾防燥,减少复发
饮食:多吃山药、莲子、南瓜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辛辣;用百合、银耳煮水喝,缓解干燥,减少皮肤不适。
护肤:选择温和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滋润,避免干燥加重瘙痒;水疱未破时别摩擦,破溃后用温水清洁,防止感染。
作息:早睡养脾,避免熬夜耗伤正气;早晚温差大,及时添衣,防止受凉诱发病情。
“健脾祛湿方剂” 需辨证使用,比如秋季湿热轻、燥邪重时,可加少量百合润肺。切勿自行抓药,建议到正规中医院,由医师根据症状调整方案。坚持 “治疗 + 秋季养护”,才能更好地稳定病情,安然度过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