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张大哥在单位体检中查出空腹血糖高达9.8mmol/L,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他十分困惑:自己平时不痛不痒,怎么突然就得了糖尿病?
为了控制血糖,他开始节食,但常常饿得心慌,晚上都睡不好觉。后来听朋友说南瓜能降糖,也能直接代替主食,他便每天蒸南瓜吃,有时一顿吃大半个。
没想到复查时,血糖不降反升,还突破了11mmol/L!医生了解情况后无奈叹气:南瓜虽属蔬菜,但升糖指数真不是一星半点!
可糖尿病到底该怎么吃?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张大哥,也同样困扰着千千万万的糖尿病患者。

一、糖尿病,正在全球迅速蔓延!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约有5.89亿成人糖尿病患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11.9%。换算一下,每8位成年人里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
相较于高发病率,糖尿病更为可怕的它的“沉默”。《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一项针对全球204个国家地区的调查研究显示,2023年有44%的年龄≥15岁的糖尿病患者未确诊,他们的血糖早已经超标,但由于身体没有明显信号,任由高血糖持续对血管、神经造成伤害。
糖尿病的发生并不是大众认知的那么突然,它是由血糖偏高(糖尿病前期)逐渐发展而来的,整个过程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可长可短。早期可能只是血糖轻微上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患者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血糖过高。
因此,日常关注自己血糖问题非常重要!

二、血糖过高,上厕所就知道?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血糖过高,除了测量血糖、查看身体是否有“三多一少”症状外,还可以观察自己上厕所时的表现,这几个症状很可能与血糖过高相关。
1、尿液有烂苹果味
正常的尿液会带有淡淡的氨味,如果发现尿液内有明显的烂苹果味,说明体内酮体分泌过多,与血糖控制不良相关。

2、尿量改变
成年人每日正常会排尿1.5~2L,超过2.5L则被认为是多尿。血糖过高的人肾脏会加班加点工作排出多余的葡萄糖,所以会有明显的尿频症状。
3、尿液泡沫多
尿液内出现久久不散的泡沫,可能与肾脏疾病、血糖过高相关。尿液内过多的糖分,会让尿液表面张力上升,从而出现大量无法消散的泡沫。

三、这些“控糖蔬菜”是真的吗?别被误导了
这几年,“降糖蔬菜”的传言在老年人朋友圈疯传,声称长期食用特定蔬菜就能替代药物降血糖。这种看似省心省钱的“食疗方”,真的有效果吗?
1、苦瓜
民间将苦瓜称之为“植物胰岛素”,据说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因其内里有苦瓜皂苷、多糖以及肽类等成分。这些成分在动物实验上发现具有抗自由基、发挥类胰岛素作用、影响葡萄糖代谢酶等作用,从而降低动物血糖水平。
但这些实验是基于动物身上进行的,所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推论至人体,且实验中是苦瓜提取物纯化到一定程度后口服药片或皮下注射才能达到作用,与直接吃苦瓜有本质上的区别。

2、西兰花
传言称西兰花内的铬元素会对胰岛素功能、葡萄糖代谢产生积极影响,起到促进降糖的作用。但目前医学界对于铬的控糖作用存在很大的争议,不同的研究结论也不一致。
3、秋葵
秋葵内的秋葵胶属于溶性纤维,进入体内后会在肠道形成黏液层缓解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让餐后血糖更为平稳,所以被认为有一定控制血糖的作用。但是相较于其他食物,关于秋葵胶相关的降糖研究很少,所以不能盲目通过吃秋葵来降糖。

4、南瓜
研究发现,南瓜内的活性多糖成分可能有降糖作用,但是不同品种的南瓜多糖成分差异较大。不能将南瓜和降糖划上等号,尤其是一些碳水摄入充足的患者,再额外摄入南瓜会让身体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剩,反而会让血糖大幅度上升。
糖尿病患者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实某一种食物可代替降糖药。糖尿病属于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饮食、药物等多个方面综合配合,单靠吃某一种食物降糖根本行不通。蔬菜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但最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四、控血糖,该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餐后血糖,要注意这几个饮食细节。
1、选对食物
选择食物时要选择不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大的低GI食物,如主食可选择糙米、藜麦、燕麦、杂豆等代替部分精细米面,适量多吃蔬菜。

2、注意进餐的顺序、速度
进餐时要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米饭,最好一口饭配一口菜,这样做也能有效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3、多用蒸、煮、炖
烹饪时要以蒸煮炖等清淡的方式为主,尽量少油炸、煎、烤、红烧等,尤其是要少吃炒饭、拌面等升糖速度快的主食。

糖尿病是现代人身上十分多见的疾病,很多年轻人也有血糖上升的问题,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生异常及时干预。
参考资料:
[1] 《近一半人不知道自己病了!有这几个表现可能是血糖超标了,赶紧测血糖》.方舟健客科普2025-10-13
[2] 《血糖过高,看小便就知道?小便出现3种异常,警惕糖尿病》.有来医生2025-07-18
[3] 《吃南瓜能降血糖……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健康中国2024-09-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