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脑心同治”科研

近日,《基于脑心同治理念的养阴益气活血类方防治心房颤动-脑梗死-冠脉综合征高出血风险高危人群的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西安召开。该项目是癌症、心脑血管、呼吸、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项目,旨在为“脑心同治”防治高出血风险人群提供高质量临床证据,破解血栓与出血并存的困境。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以及《健康中国行动·心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等文件精神,国家设立了包括本项目在内的四大慢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破解重大疾病防治难题。

项目负责人、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万海同教授介绍,该项目作为国家四大慢病防治研究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六个课题的负责人分别就课题的立项依据、研究背景、技术路线、研究方案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展现了项目团队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跨学科合作优势。

同时,专家组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士林院士主持下对项目进行了评议。专家们对六个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并就研究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牵头单位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吴建浓表示,医院将全力保障项目推进,加强各分中心协同,严格把控研究质量,期待通过产学研合作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超表示,本次专项研究以“脑心同治”理论为核心指导,面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赵步长教授、伍海勤教授及赵涛博士创新性地提出该理论 —— 从整体观角度诠释心脑血管病的病机与治则,深入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规律,指导临床实践并取得良好疗效。历经三十余年创新发展和实践检验,“脑心同治” 理论被编入国家卫健委 “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医学》第九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教材《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等,已在国内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及药学界获得广泛认可;相关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还从不同角度对该理论开展研究,赋予其更丰富的理论内涵,开创了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新纪元。为推动理论落地与项目开展,步长制药将调动企业资源全力支持课题研究,期待通过专项研究推动 “脑心同治” 理论取得更多成果,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启动后,各课题组将根据专家意见完善研究方案,高标准推进研究工作,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高质量循证依据,同时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范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启动会现场,陈士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赵步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松林、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方朝义、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唐于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方邦江等专家与会指导。

据悉,项目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15家单位共同承担。各参与单位将依托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合作研究。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脑心同治”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