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医生:再高的转氨酶,没有这3个表现,不必过分焦虑,正常饮食

很多人看体检报告时,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这几个字后面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心里就直打鼓,担心是不是肝坏了,甚至有些人立刻开始各种戒口、断酒、猛吃护肝片,搞得紧张兮兮的。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慌。

得先说清楚一点,转氨酶只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它确实和肝脏有关,但不是说一高就说明肝脏严重出问题。很多人一查高,就吓得像天要塌一样,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转氨酶升高背后的原因挺多的,比如熬夜、饮酒、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服用了某些药物,甚至是运动过度,也可能造成暂时性的升高。这种短暂性的波动,往往不需要太担心。如果转氨酶升高后,身体没有出现一些关键的症状,那也许就只是肝脏在“提醒你”,该休息一下了。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伴随某些症状的转氨酶升高,尤其是三种表现一起出现的时候,那就必须重视了。

第一个表现是持续发热、全身乏力

如果一个人近期老是低烧不断,整天打不起精神,连饭都没胃口,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那就不能仅仅用“最近太累了”来敷衍过去。这很可能是身体在通过发热来反映免疫系统正在对抗某种病毒或病变。

而肝脏问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在早期就会有这样的表现。尤其是乙肝或者丙肝,在感染初期,转氨酶可能升高得厉害,但没有其他典型肝区疼痛的症状。这种“沉默的疾病”,就特别需要靠身体的小信号来捕捉。

第二个表现是皮肤或眼白发黄

眼白变黄这个事,自己平时不太容易发现,身边的人反倒更容易看出来。很多人都是被同事或者家人提醒“你怎么眼睛发黄了?”才去医院检查。一旦出现这种黄疸的表现,就说明肝胆系统出了点问题,可能是胆红素代谢出了问题。

胆红素本来是通过肝脏处理后排出体外的,但当肝细胞损伤严重或者胆道阻塞时,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就会在皮肤和巩膜沉积,肉眼就能看到黄。这个时候如果转氨酶也高,那问题可能就不小了,得尽快就医。

第三个表现是尿液颜色变深

注意这里不是那种清晨憋了一夜的尿有点深,是那种全天候都特别深,而且颜色还发红发褐的样子。这说明体内的胆红素已经多到通过尿液排出的地步了,也就是所谓的“尿胆红素”升高。

很多肝炎患者在发病初期,转氨酶还没来得及大幅度升高,尿色先变了。只不过大家平时不怎么观察尿液的颜色,等发现时,往往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尿色深这个表现,比什么都直观,算是肝脏敲响的一个大警钟。

国家肝病中心曾经出过一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亿人接受肝功能检查,其中大约有6%的人发现转氨酶升高。听起来好像挺多,但这些升高的人里,有超过一半的情况是短期性、生理性升高,最后都能恢复正常。真正需要药物治疗或者进一步检查的不到30%。这说明,光靠转氨酶这一个数字,是不能做出“肝病”的诊断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误区需要纠正一下,不是所有肝病都伴随转氨酶升高。比如脂肪肝,在轻度阶段,很多人转氨酶都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肝脏没有负担。再比如,某些慢性肝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转氨酶也不一定升高,反而那些病情突然恶化的才会出现飙升。

所以转氨酶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一看到高了就惊慌失措。得结合具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甚至肝穿刺等进一步判断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的“假性升高”也不少见。比如感冒时服用了感冒药,有的成分本身就会对肝脏有一定的代谢负担;再比如吃了某些保健品、减肥药,有可能导致肝细胞应激反应。

运动过量后,肌肉细胞破裂也可能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因为这项酶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分布在骨骼肌等其他组织里。所以单看数值,真没那么靠谱,得看人是不是同时也“难受”了。

如果硬要说什么时候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如果超过正常值的5倍以上,或者持续升高超过一个月,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必要时做肝胆彩超、乙肝五项、肝纤维化检测等,进一步明确原因。万一等到真正出现肝硬化或者肝功能衰竭的表现时,想抢救就来不及了。

吃这方面也不用搞得太紧张。很多人一看到转氨酶高了,立马吃得特别清淡,白粥配青菜,连一点油水都不沾。其实没有必要。肝脏是代谢的器官,不吃脂肪蛋白质,反而会让它更虚弱。

合理的膳食结构,反而能帮助肝脏修复。当然,酒得戒掉,大鱼大肉、高糖高脂也要适度限制,别啥都不吃,也别啥都猛吃。

如果没有出现持续发热、乏力,皮肤或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变深这些表现,那就可以先放宽心。也不是说完全不管,而是不用那么焦虑兮兮的。调整作息、合理饮食、戒酒、控制体重,定期体检观察变化就行。对普通人来说,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比猛吃保肝药要靠谱得多。

每年体检的时候,发现报告单上一两项指标稍有异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光是转氨酶,连血糖、血脂、血压都可能浮动。身体不是机器,不可能永远维持在标准线中间,关键在于有没有系统性异常、有没有症状、有没有病史背景。医生更看重的是趋势而不是某个点。

看懂身体给的信号,比一味依赖数字更重要。别被几项指标吓得六神无主,也别大意到忽略了真正的问题。多观察、多理解,才是真正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吴超,王宝成.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10):114-116.

[2]李珊珊,朱小磊.肝功能异常与肝病诊断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4,29(1):43-47.

[3]钟艳红.转氨酶异常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健康标准管理,2022,13(6):36-39.

[4]张志强,陈雪.常见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药学杂志,2023,58(5):401-406.

[5]邓伟.我国成人脂肪肝流行现状及干预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5,33(3):172-17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医生:再高的转氨酶,没有这3个表现,不必过分焦虑,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