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邀请心血管专家夏裕主任从中医的角度来和大家聊一聊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很多患者以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
中医常说“药食同源”,药物和食物在体内会相互影响。
如果你一边吃降压药,一边不注意忌口,药效可能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下面这5类食物,夏裕主任建议大家在服药期间尽量少碰,它们很容易引起血压波动,甚至抵消药效。
一、西柚及相关饮品
西柚虽然营养丰富,但它含有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导致血药浓度短时间内升高,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药量,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出现头晕、心慌、乏力,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心绞痛。
从中医看,西柚性寒,多食易伤脾胃,影响气血生成与运行,不利于血压稳定。
二、高盐食品(如豆腐乳、咸菜)
盐分过多的食物,如豆腐乳、腌制品,在中医里认为会“助湿生痰”,堵塞脉络,加重血液黏稠,使血管对升压物质更敏感。
高盐摄入会导致水钠滞留,血容量上升,血压随之升高。控盐,是高血压患者一辈子要坚持的事。
三、高脂肪食物(如红烧肉、动物内脏)
红烧肉、肥牛等油腻食物,容易助湿生热,困阻脾胃。长期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滞,中医称之为“痰瘀互结”,进一步阻塞血管。
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就不得不升高来维持血液流动。这类食物还会影响降压药的吸收与效果。
四、酒精及含酒精饮品
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服用降压药期间饮酒,可能导致血管过度扩张,血压下降太快,引起供血不足。
另外,酒精性热,易助肝阳,引发心率加快、血压反弹。
从中医来看,酒能“动血耗阴”,长期饮用会损伤肝肾之阴,加重高血压的根本病机。
五、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咖啡和浓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容易刺激神经、收缩血管,不仅可能抵消药效,还会引起心率加快、失眠,导致血压上升。
中医认为这类饮品助火伤阴,尤其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不利。
总之,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系统过程,药物只是其中一环。
要想真正稳住血压,除了遵医嘱服药,还要管住嘴、配合生活方式调理。
中医强调“治未病”,在血压控制稳定的基础上,注意饮食禁忌、调畅情志、适度运动,才能从根源上改善“肝肾亏虚”与“血脉瘀阻”的状态,实现长期的健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