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施宣赫老师:脖子僵、手发麻?别只当 “落枕”,这些不适信号要早留意

“低头看手机、久坐办公后,脖子又僵又疼,偶尔还手麻 —— 很多人以为是‘落枕’,其实可能是颈椎相关的不适在‘提醒’。” 施宣赫老师说,从传统养护角度看,这类情况多因长期姿势不当、气血流通不畅、筋骨缺乏滋养导致,现在年轻人低头多、久坐多,出现这类不适的越来越多,调理不能只靠 “贴膏药”,得从 “通经络、养筋骨” 入手。

一、先辨信号:颈椎相关不适不只是 “脖子疼”,4 类表现要关注

颈肩发僵发酸脖子转动时僵硬,偶尔有 “咔咔” 声,肩膀像背了重物般酸沉,久坐或低头后更明显,休息后能稍微缓解,这是早期气血流通不畅的表现。

手臂发麻没力气单侧或双侧手臂发麻(尤其指尖),握东西时没力气(比如拿不稳杯子),低头时这种感觉更明显,多和颈椎周边组织影响相关。

头晕头痛常伴随脖子转动时突然头晕,甚至眼前发黑,或后脑勺、太阳穴持续隐隐作痛,这可能是颈椎周边循环受影响,导致头部气血供应不足。

影响睡眠质量夜间平躺时脖子疼得难翻身,或因手麻、头晕频繁醒,长期下来还可能记性变差、精神不好。

二、从传统视角看:3 个 “伤颈” 习惯,让颈椎慢慢出问题

长期低头弓颈,气血难流通看手机、伏案工作时,脖子长期向前伸,像 “被掰弯的树枝”,颈肩肌肉一直紧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就容易疼,时间久了脖子转动都会受限。

风寒湿邪影响,筋骨易僵硬夏天吹空调、冬天穿低领衣服,寒冷潮湿的因素从脖子缝隙进入体内,像 “给筋骨泼了冷水”,会加重颈肩僵硬,尤其早上起床时感觉更明显。

长期劳累耗损,筋骨失滋养传统理念里 “肾主骨、肝主筋”,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消耗身体,让筋骨失去滋养,就像 “没浇水的树”,容易变得脆弱,时间久了颈椎也容易出现退变。

三、内外调护:3 招 “通经络、养颈椎”,日常就能做

1. 按揉穴位,帮经络疏通

按揉风池穴:颈后枕骨下方的凹陷处,用拇指轻轻按揉,每次 3 分钟,每天 2 次,像给脖子 “松绑”,缓解僵硬感;

点按落枕穴(外劳宫):手背第 2、3 掌骨之间,握拳时指尖对应的位置,脖子疼、手麻时按揉,每次 1 分钟,助力经络疏通。

2. 日常护颈,减少损伤

定时抬头放松:低头 1 小时就抬头 “画圈”,缓慢左右转头、上下点头各 5 次,动作轻缓别太快,帮颈肩肌肉放松;

选对枕头很关键:枕头高度以 “平躺时脖子不悬空、侧卧时头与肩齐平” 为宜(约一拳高),避免过高或过低让颈椎 “变形”。

3. 食疗辅助,养筋健骨

煮葛根山药粥:葛根切片、山药去皮,和大米一起煮成粥,早上温着吃,葛根有助疏通颈肩经络,山药能健脾养肾,帮筋骨得到滋养;

喝杜仲枸杞茶:杜仲、枸杞各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喝,杜仲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适合长期久坐、需要养护筋骨的人,别泡太浓。

施宣赫老师提醒:若出现手麻持续不缓解、走路有 “踩棉花” 的感觉,或头晕时伴随恶心呕吐,要立即就医,别拖延;平时别盲目 “甩脖子”“按摩正骨”,不当操作可能加重颈椎不适。

【声明】本文为传统养生知识分享,不构成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具体调理需遵专业人士指导,尤其有颈椎退变相关情况的人群,更要谨慎操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施宣赫老师:脖子僵、手发麻?别只当 “落枕”,这些不适信号要早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