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世界血栓日|有14类人,最需警惕被血栓“偷袭”!

转自:扬子晚报

血栓,就像潜伏在我们血管中的“沉默杀手”,其中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最常见的院内死亡原因。这类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但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2025年10月13日是第12个世界血栓日,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科主任郝苏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很多血栓形成时,人体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症状,脱落时更是无声无息。然而一旦发生非常凶险的栓塞,严重者可在一两个小时内死亡。预防血栓,一定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视觉中国

这14类人最易被血栓“拴住”,四个早期信号要知晓

血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郝苏荣介绍,从临床救治人群的统计情况来看,有14类人群更需要高度重视,分别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患者;缺乏锻炼,长期久坐、久卧不动者;有家族血栓病史者;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有过血栓疾病史的人;肥胖者、代谢综合征者;不健康饮食,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人群;怀孕、分娩、动过手术的人群;恶性肿瘤患者;高龄人群;心脏或者呼吸衰竭人群;肾病综合征人群;静脉曲张人群。

虽然血栓形成的时候往往不易察觉,但依旧有一些预警信号值得我们关注。比如:

1、近段时间睡觉时经常朝一个方向流口水。血栓能造成咽喉部位一些肌肉功能失调,而睡梦中人体失去对肌肉的主动控制,口水便会流下来。如果以前睡觉无流口水的现象,但是近期睡觉时常流口水,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2、晨起后经常出现眩晕。脑血栓发作前,不少患者会出现眩晕症状,一般在早晨起床后发生。如果感觉自己最近出现眩晕的次数较多,或劳累工作后经常出现眩晕,在排除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之后,就要考虑是不是血栓引起的。

3、手脚发麻和肿胀。如果动脉栓塞形成后,其所在部位的肌肉会出现缺血情况,皮肤变得苍白,体温下降,甚至触摸不到足背面的动脉。如果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其所在部位组织会出现血液回流障碍,时间长了,相应部位就易出现肿胀,严重的还伴有疼痛感。因此,对于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手脚发麻和肿胀,一定要高度警惕脑血管病变。

4、胸部发闷和疼痛。血栓如果掉落并随着血液流入肺部,会使患者出现胸部发闷和发痛的现象。一旦形成肺栓塞,跟心脏病发作的症状非常像,随着呼吸疼,疼痛会逐渐加重,而且一般是刺痛或锐痛。因此,胸部有疼痛感和胸闷现象,需及时就诊。

从生活细节入手防血栓,这四个节点喝水很有必要

“因为血栓的形成很难被发现,所以做好预防工作、保证良好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郝苏荣主任提醒,引起血栓的原因和因素非常多,一般来说,血栓的形成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都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预防血栓要针对原发病进行预防,按照医嘱服药。大家可以更多地从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入手,比如勤锻炼,增强血管弹性和功能,注意防寒保暖,戒烟限酒,注意调节心情等。

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此外,在适当的时候喝水不但能解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风险:

第一是起床后,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一般来说,温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是晨练前后。晨练前应少量饮水,这能降低运动引起的脱水、血液黏稠的风险,从而有助预防血栓。

第三是饭后半小时,饭后半小时慢慢饮水,有助于缓解餐后的血黏度升高。

第四是睡觉前,临睡前适当喝点水,注意不是多喝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

通讯员 杨璞

许倩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世界血栓日|有14类人,最需警惕被血栓“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