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王宝珠谈|下肢静脉曲张,应该多休息还是多运动?

大连超微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医学中心王宝珠:由于重力作用,水总是往低处流。然而,下肢静脉血液却需要逆重力通过静脉回流到心脏。当静脉瓣膜发生损伤,就产生了静脉曲张。很多人因疾病困扰,不敢迈步。其实,参加适当运动锻炼,不仅不会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还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下肢静脉曲张是怎么发生的?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它是由于静脉瓣膜缺陷或静脉壁薄弱,导致了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液淤积增加,静脉如蚯蚓状扩张迂曲。

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只是感到患肢沉重、胀痛、易疲劳,休息后可缓解,因此往往容易忽视病情。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还会出现下肢浮肿、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硬化以及皮疹、溃疡等症状,严重者发生静脉破裂出血。

哪些人容易得静脉曲张?

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如果他同时从事需要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的工作,那么这些内因和外因会促使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不同病情阶段的 “休息 - 运动” 方案

  1. 轻度患者(仅下肢血管轻微曲张,无明显不适)
  • 运动:每日坚持 30 分钟散步或踝泵运动,每周 2 次游泳。
  • 休息:避免连续久坐 / 久站超 1 小时,每晚睡前抬高下肢 20 分钟。
  1. 中度患者(下肢出现酸胀、乏力,久站后明显)
  • 运动:以踝泵运动、游泳为主,散步时间控制在 20 分钟内,避免快速行走。
  • 休息:每日抬高下肢 3-4 次,每次 30 分钟,久坐时穿戴医用压力袜(白天穿,夜间脱下)。
  1. 重度患者(下肢明显肿胀、皮肤色素沉着,或合并溃疡)
  • 运动:以卧床踝泵运动为主,避免下床行走,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 休息:每日抬高下肢 4-5 次,每次 30-40 分钟,避免任何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便秘时需谨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王宝珠谈|下肢静脉曲张,应该多休息还是多运动?